• 76阅读
  • 0回复

《八十年代的世界军事形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19
第6版()
专栏:外论摘要

《八十年代的世界军事形势》
编者按:西方军界首脑和舆论界关于战争的议论多起来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尽一致的估计,但都根据不少事实,进行值得重视的分析和判断。这一舆论动向表明,苏美争霸特别是苏联加紧推行霸权主义所造成的战争危险的增长,日益引起人们的注视和警惕,同时,要求加强自己的防务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呼声也随之高涨起来。
下面译载日本军事评论家村上熏所写的题为《八十年代的世界军事形势》一书的摘要,以供参考。
大约从一九七○年起,世界就的确进入了“天下大乱”的时代。
从历史上来看,好象正在出现非常近似三十年代从大萧条开始,最后终于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个“暗谷时代”的状况。
当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是“核时代”,和以前不同,大战的确很难发生。但为重建新的世界秩序,新旧势力之间的激烈冲突必然发生。
可以认为,今后从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的这个时代将是美苏两国为重建世界秩序的争霸达到顶峰的时代。
苏联的经济动向及其向中东的扩张
就八十年代的世界和平与安全来说,关键当然在于苏联的动向。
苏联为了一举而消除估计将于八十年代发生的国内经济危机,可能会不顾一切地向外扩张。当前,五角大楼和北约组织等西方军事专家最关心的正是这一点。
八十年代的苏联经济前景是非常暗淡的。首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了二千万人,留下了尾巴,面临着慢性劳动力不足。原来每年有二百七十万新的劳动力,到八十年代将锐减,只有九分之一,计三十万人。这样,生产率就不免要大大下降。
再加上粮食欠缺。很明显,苏联正受到现在袭击全球的反常气象的严重影响,它的缺粮现象可以说正在变成慢性症状。
然而不管怎么说,对苏联经济有决定性影响的是石油产量越来越少。最近苏联石油生产的前途开始出现浓重的暗影。
预料一九八五年以后,甚至会出现美苏石油之争可能升级为军事冲突的那种危险局势。
关于八十年代的苏联经济,美国众参两院经济联合委员会一九七七年八月发表的《苏联经济的现状和展望》就苏联经济的增长率表明了非常悲观的看法,认为由于缺少石油和劳动力,将只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二点五。现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对西方的累计赤字到一九七六年底约为四百亿美元,其中苏联占一百六十亿美元。西方各国担心苏联是否有偿还能力的呼声增高,这已是尽人皆知的了。
石油欠缺和东欧的“离苏”倾向
苏联迄今所以能够控制东欧,是由于占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的威力以及苏联负完全责任供给石油和粮食等等。现在苏联答应从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年的五年中,除去向东欧提供四亿吨以上的原油和石油制品以外,还将提供约一千亿立方米天然气。
但是如果最重要的苏联从一九八五年开始沦为石油进口国,那么现在就从内心里渴望摆脱苏联保护伞的东欧国家,无疑将以此为借口,“脱离苏联”。果真如此,超级大国苏联的地位就将一举而丧失。这对苏联来说,乃是从根本上动摇其制度的严重问题。但是在军事力量方面,苏联在八十年代可能具备超过美国的实力。那时苏联就绝对不会毫无作为而默默后退了。那时苏联只有一条路,就是不惜使用军事力量打进石油宝库中近东。
美国的能源政策是以八十年代将同苏联摊牌这样一种严峻的形势分析为依据的。美国认为八十年代的危机实际上是可能发生的,已经开始周密地研究应付最坏情况的设想。
事实上,好象在证实美国的这种担忧一样,苏联最近以中近东为中心,在波斯湾、红海、印度洋、地中海,远至非洲大陆,一直进行着可怕的军事扩张。与此相对应,美国方面在进行强有力的反抗。苏联在这些地区展开远远超过帝俄扩张政策的宏伟战略。这个地区是左右世界政治的石油产区,而且是毗邻的重要战略地区。
在中近东,形势已超过历来的阿拉伯和以色列对抗的格局,甚至升级到连黑非洲也包括在内的美苏两大势力相对峙的危险阶段。
打开地图就一目了然,红海是连接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海上运输线,对苏联来说,这不仅使地中海和印度洋两舰队易于联系,而且还能够在这个海区切断西方从波斯湾通过苏伊士运河向欧洲运送石油的运输线。
一针见血地说,苏联在这个地区正在慢慢地实行四面包围的战略。
假如将来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就先发制人,用导弹攻袭美国的生命线沙特油田。这就是苏联的战略部署。这种部署冲击了沙特阿拉伯,因此,沙特阿拉伯现在同约三万人的美军工程兵部队联合,陆续建设导弹基地、军港、地下要塞、军用公路、通讯设施等等军事设施,加强防卫网。
美国的中东政策
在欧洲,东西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已大体平衡。苏联在这里采取了“不声不响的姿态”。然而在其他地区,苏联在全世界的战略地区确实在慢慢扩大它的势力范围。尤其围绕石油宝库中近东,苏联正企图推行它的宏伟战略。
对中东,苏联所以最关心,是因为这个地区是左右世界政治的产油区,假定将来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只要控制这个地区,西方就得不战而降。苏联在以前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已经确实看到阿拉伯采取的石油战略的威力之大了。
一旦发生战争,从苏联的世界战略来说,最重要的要优先办的事情之一就是切断波斯湾和西方阵营的石油供应线。最近苏联海军在地中海、红海、波斯湾,直到印度洋都在飞速地加强力量,同时积极地在这个地区获取军事据点,这全都与此有关。
当然对苏联的这种行动,美国也不示弱。为此,在产油区中东及其周围,近来美苏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不容喘息的激烈争霸。
美国已经从濒临波斯湾口霍尔木兹海峡的阿曼租借到马西拉岛空军基地,并从一九七四年二月以来大规模地改建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岛,修建供B—52使用的一万二千英尺的大跑道,并新建港湾设施、燃料库等,着手加强对舰队的后方支援能力。
原来主要负责远东海区的第七舰队守备范围一举扩大到印度洋、波斯湾方面,派一艘航空母舰随时在这方面巡逻,目的就在这里。
石油是导火线
中东的和平问题,只要不能解决最大障碍巴勒斯坦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今后不安定的紧张的形势还将持续下去。今后美苏在这样的中近东和非洲争夺八十年代霸权的激烈的代理战争即将开始。
如果在八十年代的某一天,在中近东发生了大规模战争,苏联必将采取行动,竭力阻止美军介入和支援。为此,苏联也许会在欧洲大力牵制,以使北约国家不同意美军使用基地。
那时如果北约组织屈服于苏联在欧洲散布的军事压力,接受苏联的要求,整个欧洲就实际上“芬兰化”了。相反,如果美国和北约组织认为现在就屈服于苏联的要求,中东的石油就要全都被苏联控制,整个西方的安全保障就会陷于危机,并起而奋战,那么苏联也许要在欧洲试行闪电战。这就很可能真的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日本被卷入战争之日
如果在欧洲、中近东发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亚洲、太平洋将怎样呢?
战争规模会比欧洲小,可是在亚洲、太平洋方面也完全有可能发生相当大的战争。
不管怎样,一旦发生战争,苏联当然要在亚洲、太平洋方面开辟强大的第二战线,以防止对方的美军向欧洲方面调动。
苏联最先开辟第二战线的地方将是印度洋。印度洋是西方的命根子石油的第一号重要供应线。只要在它正门口印度洋等待来自波斯湾的西方油轮一举击沉,西方的战斗力在一开头就会遭受极大的损失。
另一方面,对美国海军来说,印度洋也是攻袭莫斯科和其他苏联主要城市的最好场所。如果载有水中发射的战略导弹的核潜艇从印度洋或者波斯湾的海底发射三叉戟式导弹或北极星式导弹,苏联的主要城市就将立即化为灰烬。
因此,印度洋不论对美国或对苏联来说,都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战略海区。不在这个海区打倒对方,自己就要挨打。美国海军正在印度洋加紧建设强大的根据地迪戈加西亚,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可以认为,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首先将在印度洋发生美苏海军的全面冲突。
从苏联方面来看,要把中苏边界的苏军调到欧洲去,就必须在南边的越南制造同中国的紧张状况,以牵制中国。苏联要拦腰威胁美国本土到印度洋的美国海军供应线,也要在南中国海,东京湾(北部湾)建设苏联海军基地,从这里出击。从以八十年代在印度洋决战为目标的苏联世界战略来说,获取金兰湾乃是不可缺少的举动。
联系到这些,要提醒大多数日本国民注意的是,日本人通常有一种倾向,认为中近东争端、印度洋上的战争乃是“遥远的隔岸之火”,这是极大的错误。
如果中近东和印度洋发生正式的战争,百分之九十九点七的原油要仰赖海外进口的日本经济立即就会崩溃。
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对日本安全来说,最大的威胁是显著膨胀的苏联军事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