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上海钢铁工业在工作重点转移后发生明显变化 放下“钢铁元帅”架子 主动为用户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20
第2版()
专栏:

上海钢铁工业在工作重点转移后发生明显变化
放下“钢铁元帅”架子 主动为用户服务
据新华社上海电 新华社记者徐家柱、黄波瑞报道:放下“钢铁元帅”架子,甘当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小兵”。这是上海钢铁工业系统今年以来出现的新风貌。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上海钢铁工业有四个明显的变化:
——不再“朝南坐”了。过去,各行各业对“钢铁元帅”感到“惹不起,离不开”。他们订购短缺的钢材时,跑断腿,磨破嘴,还不一定能订到货。现在,上海钢铁工业部门主动、热情地为用户服务。在五月下旬召开的上海地区钢材订货会上,冶金局和所属各钢铁厂领导干部直接听取各行各业的意见和要求,尽可能做到有求必应,并当场“拍板”,接受订货五十五万四千吨,占用户提出指标的百分之九十七点三。
——取消“黄鱼搭咸菜”的陋规。过去冶金工业部门有条规定,接受客户来料加工,要按一定的比例搭配滞销的钢材,用户把它比作菜场上的“黄鱼搭咸菜”——不问你需要不需要,一起卖给你。这样硬性搭配的结果,把“积压”的钢材转嫁给了用户。今年,上海市冶金局毅然取消了这项多年沿袭的陋规。六月份,这个局与北京、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浙江、安徽、黑龙江等省市的一百多家用户,签订了十二万七千多吨钢材的来料加工合同,都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没有硬性搭配滞销钢材,广大用户拍手叫好。
——从“推出去”到“抢进来”。过去,上海一些钢铁厂碰到一些批量小、规格复杂、成材率低的订货,因考虑到产值低,成本高,往往不愿意干,推掉了事。今年情况大不一样。他们把努力适应用户需要看成自己的职责。有一种制造羊毛剪用的铬不锈钢材,轧制难度很高,但批量只有两吨,用户曾连续三年提出订货要求,都没有被接受。今年六月,上海钢铁研究所和上海第三冷轧带钢厂主动承接了这个“硬骨头”任务。此外,高档自行车需要的锰钢材、高档圆珠笔芯用的优质线材、制造农业机械用的镀锌板等各种钢材的订货任务,都被一些钢铁厂主动“抢”走,出现了胸怀全局、争挑重担的生动局面。
——为其他行业让路。冶金工业是上海市用电耗油的大户。过去冶金工业以“元帅”自居,挤了人家,还心安理得;现在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生产,他们就主动节电、节油,为轻纺工业和其他行业让点路。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冶金系统节约电力七千五百万度,节约燃油三万六千吨,而钢和钢材的产量分别增长了百分之四点七和百分之十七点二。
上海市冶金工业局党委书记、局长陆铁夫对记者说:我们作为基础工业,应该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好更多更适用的钢材,过去我们做得不够。我们体会到,只有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把用户的需要作为我们的发展方向,才能使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品种、规格上逐步适应国民经济的需要,逐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