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漫谈美国的“天空实验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22
第6版()
专栏:国际副刊

漫谈美国的“天空实验室”
谢础
一九七三年五月十四日,美国濒临大西洋的卡纳维拉尔角空间发射场上,一枚高达一百米的巨型“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喷出桔红色的火焰,发出轰隆咆哮的巨响,笔直地升向天空。
这是美国发射的一个空间飞行史上最大最重的物体——天空实验室,进入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见上图)
这个物体的外形大致呈圆柱状,长三十五米,直径约七米,重约七十七吨半。它原来有六块太阳电池板,其中四块是狭长条形,呈十字打开;另外两块象机翼那样张开,居于圆柱左右两侧。这些太阳电池板在发射前收缩紧贴在母体周围,进入地球轨道之后才会张开。可是,由于发射并不顺利,在火箭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其中右翼的太阳电池板因摩擦受力而撕裂脱落,左翼的太阳电池板又被卡住打不开来。实验室外表一层预防流星和隔热的外壳,又被空气摩擦力弄破了。这样一来,当天空实验室进入轨道运行之后,电力不足,舱内温度因日晒而急剧升高,不要说宇航员无法忍受,就是整个研究计划,也面临全部失败的危险。
幸好天空实验室在发射时并没有载人。过了十天,美国又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一艘阿波罗飞船,三名宇航员由飞船送到了天空实验室,执行修理的任务,他们在圆柱体的表面,张开临时的遮日伞,挡住炙热的阳光对实验室舱内的烘烤,并且穿着宇宙服爬到舱外,清除绊阻着太阳电池翼板打开的障碍,使得剩下的左翼太阳电池板恢复供电。这样,舱内温度下降,电力也勉强够用,宇航员就开始在这个太空站里进行试验和研究工作。后来,第二批宇航员又设法在圆柱体顶部张开一顶七米长、六米宽的遮阳伞,伞片由尼龙和铝箔制成,其薄如纸,可以更好地阻挡阳光,舱内温度才完全恢复正常。从那以后到一九七四年二月,先后有三批共九名宇航员,分别在天空实验室里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八天、五十九天和八十四天。
天空实验室是美国在七十年代执行的一项空间研究重点计划,全部费用约二十六亿美元。它是空间技术发展史的一块里程碑,标志着载人空间飞行从六十年代那种短时间的试验飞行,向着长时间留在太空进行科学工作的转变;标志着人们制造的载人飞船,已经从六十年代那种几千公斤重的小型飞船,向着上百吨重的空间站的过渡。
天空实验室主要的研究任务之一,是观察人在长期失重条件下到底会有什么反应。
为了查明失重会不会影响健康,例如心血管系统,由于心脏在血液失重情况下,无须克服重力抽泵,长此以往,会不会导致机能衰退,就决定在天空实验室上安排了三批宇航员,按四周、八周、十二周的时间递增,观察其健康的变化。
结果发现,人体初临失重环境而引起的血浆损失、钙质消失和其他医学变化,在轨道中飞行大约四十天之后便稳定下来。而且,宇航员在二三十天之后,便能够适应失重环境,自如活动。不过,人们现在还在继续对失重进行研究,例如失重对遗传的影响等等,还有待试验。
天空实验室其他的研究任务包括对太阳和地球的观测。实验室里安装了一台巨大的太阳望远镜,价值一亿二千万美元。它用八个镜头,分别摄取了一万张太阳各方面活动的照片,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太阳的认识。宇航员们还有摄取地球资源照片的任务,他们用十三个波段的多光谱遥感技术,获取了许多有关地球海洋、土地、森林、矿藏等宝贵资料。此外,实验室里还有空间冶金的试验。宇航员们还从空间观测了科霍切克彗星的情况,这是人类首次越出大气层的限制而观测彗星。
由于天空实验室上能源、气源和各种仪器设备有一定工作期限,自从一九七四年二月第三批宇航员离开之后,它就被封闭起来,废弃不用了。原来估计它在太空轨道上能够生存到一九八三年,可是由于近年太阳黑子活动加强,引起高层大气分子密度增加,从而增加了天空实验室的运行阻力。这样,它的轨道高度就逐渐下降,直到今年七月十二日凌晨
(当地时间)提前坠毁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和南印度洋。(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