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他热爱祖国的远洋事业——记上海远洋公司船长贝汉廷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23
第2版()
专栏:

他热爱祖国的远洋事业
——记上海远洋公司船长贝汉廷的事迹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北纬三十二度四十分,东经二十八度十九点二分地中海海面上,一艘塞浦路斯货船“艾琳娜斯霍浦”号遇难。当时,我国远洋货船“汉川”轮正通过苏伊士运河,航行在地中海狂风怒涛中。下午两点多钟,我船电台收到紧急求救信号,船长查明该轮失事地点与“汉川”轮不远,当机立断下令全速赶往抢救。在惊涛骇浪中,“汉川”轮好不容易靠近“艾琳娜斯霍浦”号,从救生艇上救起了该轮全体十七名船员。此时黑夜来临,为了其它船只的航行安全,“汉川”轮决定通宵守候在遇难船近旁。夜间,“汉川”轮用无线电台先后警告了六艘驶近的船只,防止了撞碰事故。这件事,一时成为地中海沿岸各国港口、报纸和电台广为传播的佳话,纷纷赞扬中国货轮的这种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
当时,担任“汉川”轮船长的是上海远洋公司的贝汉廷同志。提起贝汉廷,这个名字在远洋运输线上并不陌生。多年来,他出色的工作成绩已广为流传,被人称赞。
去年春天,“汉川”轮在伦敦港卸货时,接到远洋公司电报,要他们下航次在汉堡港装运国内急需的化纤成套设备。贝汉廷一接到任务,立即和汉堡中国远洋公司代理联系。当了解到这次货载物资按常规需要一条半“汉川”轮才能装运完时,他想,成套设备一般体积大,相对重量轻,能不能利用甲板空间,精心配载,一次运回国内呢?贝汉廷把自己的想法同船员们一起商量,仔细分析了这次货载情况和航行有利条件。经过周密的分析和认真计算,他们制定了装运甲板货的方案,决定一次把货装完。
用一艘船装一艘半船的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安全、合理地装好这次货,船到汉堡港后,贝汉廷同船员们一起来到码头堆场,对每件货物的尺码进行了测量和核对。他们看到这些货物外型不规则,怕碰怕压,便用硬纸按全部货物的长宽比例剪成货物模型,在甲板布置图上进行排列配载。经过上百次排列,终于使将近五千立方米的四十四个大件各得其所,安全稳当。
为了确保这一船货在航行中的安全,船从汉堡一启航,无论过海峡、过运河,还是在浩瀚的大洋上,贝汉廷常常夜不安寝,饭也顾不上吃。一路上,他仔细分析气象,精心指挥操作,经常检查货物,终于安全优质地把货运回国内,创造性地完成了装载任务。
贝汉廷看到船在国外港口开源节流的地方很多,所以总是努力为国家增加收入,节约支出。
过去,国外货主用我们船上的大吊,用完就算了,从没向货主收过费。该不该收费呢?有一次在意大利装货,因港口浮吊安排不开,货主要使用船上的大吊。贝汉廷想,根据合同,装货费由货主负责,货主使用港口浮吊,要付很贵的费用,而使用我们的大吊,却不付分文,这太不合理了。经过多次交涉,货主终于同意付给费用。
一艘投资上千万元的船舶,停泊一天一般要耗费五、六千元,因此抓紧船期,快装快运,是改善船舶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他担任船长的船舶,在保证航行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各种办法多装快运。比如,西欧各港口星期六、星期日和夜间都不工作。贝汉廷就经常利用星期六、星期日港口休息时航行,这样星期一到港,就可以装货卸货。
贝汉廷已经先后担任过十三条船的船长,到过四十多个国家八十多个港口。贝汉廷每到一个港口,总要把港口的规定、港章和各项资料拿来,看看海关、港口、移民局有什么规定,联检有什么手续?他每航行一次新的航线,总要详详细细作航行记录。他虽然记录和积累了大量的航运资料,航海经验也丰富,可是还非常虚心向各种人学习。贝汉廷不仅好学,而且总是把自己掌握的技术耐心地传授给年青驾驶员,在航行中坚持每周给驾驶员们讲授航海技术。
石新华 白增华 李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