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改进经营管理 讲求经济效果 固安县郑家营大队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发展农业,粮食逐年增产,成本不断下降,集体收入增加,社员生活日益改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23
第2版()
专栏:

改进经营管理 讲求经济效果
固安县郑家营大队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发展农业,粮食逐年增产,成本不断下降,集体收入增加,社员生活日益改善
本报讯 河北省固安县郑家营大队从实际出发,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科学地管理农业,讲求成本核算。近十年来,粮食产量逐年上升,成本不断下降,集体收入大大增加,社员生活日益改善。去年,同一九七○年相比,粮食亩产从三百斤提高到七百一十四斤,斤粮成本却由原来的四分一厘下降到二分四厘,公共积累从二万五千元增长到四十四万三千元,社员平均分配水平由五十五元上升到一百二十元。
按照客观实际制订种植计划
郑家营大队从实践中体会到,种植计划关系到生产经营的方向和效果,是搞好当年生产的重要一环。他们在制订生产计划时,首先考虑到国家计划,在确保完成国家粮棉油征购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按照扩大再生产和群众生活的需要,因地制宜,多种经营,不搞“一刀切”。近几年来,这个大队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扩大饲养业,坚持大牲畜自繁自养。为了解决饲草问题,他们在种植上合理安排,顶住了一度盛行的种植杂交高粱“一刀切”的瞎指挥,坚持每年种晚谷一百二十亩,粮食产量虽略低于杂交高粱,但可收获谷草十二万斤。还种植各种豆类一百二十亩,可收豆秸、豆花七万斤。这样既满足了社员生活的需要,又解决了大牲畜饲草问题,使大牲畜不断发展,每年还繁殖十头以上对外出售,可增加收入一万元。这个大队每年夏秋收获季节,用苇席是一项不小的开支。为了省钱他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更新了三亩苇地,每年可产苇万余斤,除解决集体用席一百片,减少开支六百元外,还可增加收入八百元。
注重生产成本把钱花在刀刃上
郑家营大队的经验是:搞农业必须象管理企业那样,注重生产成本,讲求经济核算,才能做到增产、增收。他们每办一件事,每花一分钱,都要算一算经济效果,既看到当前,又想到长远,既注重局部收效,也照顾到全局利益。打井抗旱是增产的重要措施。可是,开头几年,资金不足,就先打锅锥井,所需材料都就地取材或买料加工,仅花了五百多元钱,就打了六眼锅锥井,在生产上发挥了很大效益。随着生产的发展,公共积累的增加,又陆续打了机井二十三眼,其中深井九眼。在肥料使用上,他们讲究科学施肥。坚持以农家肥为主,从不盲目使用化肥,而是通过试验对比,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施用适量。既减少了开支,发挥了肥效,做到了当年增产,又增强了地力。在农机具的购置上,哪些该买,哪些缓买,哪些不买,都要经过大家反复讨论,权衡得失,把钱花在刀刃上。对于生产急需、又能长久发挥效益的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收割机等,却不惜花费资金。为了减少农机具的损坏,节约开支,除了建立严格的使用、管理制度以外,他们还下力量培养人才,每添置一件机器,都要做到会使会修。由于事事注意节约开支,讲求经济效果,去年,全大队生产性开支仅占全年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二点八,而非生产性开支还不足百分之零点一。
干部以身作则善做思想工作
郑家营大队能够按照经济规律搞农业生产,是与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分不开的。党支部书记段秀山始终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干部都能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多占用集体的财物,不吃请,不受礼。随着生产的发展,经营管理日趋复杂,他们都能自觉地学技术、学管理。党支部副书记潘少清,通过多年钻研农业技术,掌握了植种、除虫、施肥、浇水等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使这个大队在科学种田上有了发展。
这个大队的干部,还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群众中的思想问题,不搞无限上纲,而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这个大队的干部,由于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因此,他们说话灵验,办事顺当,群众愿听愿干,全大队逐步形成了热爱集体的良好风尚,大队形势越来越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