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捍卫真实性 反对假报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24
第1版()
专栏:

捍卫真实性 反对假报道
本报评论员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我党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无产阶级新闻学的起码常识。我们的报纸、通讯社和电台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在“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讲真话,写实事,不弄虚作假,是我们新闻战线在长期革命斗争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每个新闻工作者严肃的职责,也是我们克敌制胜、取信于民的力量之所在。
虚假浮夸的报道,违反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为我们历来所反对。早在延安整风时期,反对“客里空”,维护真实性,就是整顿文风、改进报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社论,至今仍不失为讨伐假报道的锐利武器。粉碎“四人帮”后,随着新闻战线拨乱反正的步步深入,不少报纸把反对弄虚作假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恢复和发扬了党报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现在,口头上未必还有人会公然反对真实性,虚假浮夸的报道也已大为减少,但是在实践中,虚假的或部分失实的报道,仍然不时出现在报纸上,象绿茵茵的稻田里混杂的稗草,令人生厌,理所当然地引起读者的责备和反对。这很值得我们警惕!
此类“稗草”,共同之点,是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细察其状,却也可以分为几类:
一是捕风捉影,虚构情节,以假冒真。今年二月二十二日,本报刊登的《安徽以引江打井为中心大兴水利》一稿,就有多处失实:把只是部分完工的水利工程,说成是已经全面建成;把临时性工程同基本建设工程混为一谈;把不是“去冬今春”干的事,也记在“去冬今春”的账上,夸大“去冬今春”水利建设的成绩。其中有一段说:“从去年十二月下旬起,四万多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又冒着严寒在无为县凤凰颈开始建设永久性的大型排灌站。”其实,当时这个工程尚未开工,又何来“四万多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本报去年十一月十五日登的《起家的“秘诀”》一稿,提到江苏无锡县东湖塘公社“用麦秸制成了硝化棉”,“生产出了各种赛璐珞产品”。外地的读者看了报道颇感兴趣,千里寻访,追根究源,原来竟是虚报。这个公社只不过在“玻璃瓶里搞了点试验”,至于生产“各种赛璐珞产品”,连试验者都说:“那是吹牛”。
主要事实报道失实,影响极坏;细节报道失实,也带来不好的影响。尤其是涉及革命先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斗争经历,更应字斟句酌,决不能把道听途说当作定论写进去。《壮族儿女继续长征》(载本报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关于韦拔群烈士牺牲的情节就违反历史事实。通讯是这样描写的:“临刑前,他勉励妻子要坚信党的事业必将胜利,坚持斗争下去。说完,他轻轻摘下自己胸前的一颗扣子,托付妻子交给党,作为自己最后的党费,昂然走向刑场……”。事实上,韦拔群同志是在病中被叛徒枪杀牺牲的。这种离开事实的“艺术渲染”,在通讯报道中是根本不允许的。
二是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以局部为全局。明明是正在进行的工作,却描绘得“善始善终”了;明明是八分成绩,却硬要说得“十全十美”;明明是有增有减,却偏要写成“社社队队都增产”;明明是偶尔几天市面上蔬菜多了一点(有的甚至是为了迎接“检查团”、“参观团”光临,或是为了迎接记者采访临时摆出来的),却被渲染成“淡季不淡”、“一派兴旺景象”;明明只在几个点上进行了某项工作,有的同志一下子就写成全县、乃至全省普遍这样做了。这种只有个别例子就作全面文章的现象,在综合报道中更是屡见不鲜。本报今年二月七日刊登的一篇新闻,报道某县发动全县人民讨论农业现代化的六十个问题。其中说道:“县委正发动全县各行各业、各个社队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行讨论。”还说“这次讨论生动活泼,群众情绪热烈”,“全县人民的注意力正被这一讨论集中到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上来”。其实,这个县委提出的那些问题,不过是在社、局领导干部中和个别公社讨论过,并没有在全县群众中广泛讨论。消息发表后,引起了不少议论,有的公社干部说:六十个问题是啥内容,我们怎么不知道?去年一月八日,本报发表报告文学《唱支歌儿给党听》,介绍解放军某部一医助用针灸治好了聋哑病人,由于部分重要情节失实(针治技术不成熟),使很多远道求医的病人高兴而来,扫兴而去。因来者日甚一日,部队政治处不得不要求登报通告读者,停止来部队求医。这类夸大其实、刻意拔高的报道,在当地群众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不满,宣传效果适得其反。
三是报喜不报忧,把虚说成实,甚至将缺点报作成绩。例如,有的工厂用拚设备的方法完成了生产任务,或者仅仅是达到了数量指标,完成了产值任务,就不顾其他几项经济指标完成得如何,登报表扬,甚至大作“开门红”、“献厚礼”的文章。又如,一项工程虽然已经竣工,或者因为动力不足,或者因为原料不够,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能正常投入生产,发挥效益,这本来应该吸取教训。但是一到报纸上,就只见竣工的喜讯,不见难以投产的教训了。再如,本来倒也确有其事,如实写来,读者自然乐于接受。只因添油加醋,发挥引伸,滥用了一些“高级形容词”,反而弄巧成拙。广大人民群众是最有发言权、最讲实事求是的,赞扬自己的话讲过了头,变得不真实了,他们也不爱听。
诸如此类虚假的、或者不尽真实的报道,在其他报纸的版面上和电台的广播中,也是有的。
新闻报道虚假浮夸,给党的事业带来的损害是十分严重的。它败坏党的作风,影响党的信誉,危害党的事业,我们吃它的苦头实在太多了。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无产阶级新闻真实性的原则遭到肆无忌惮的践踏。他们继承“新闻就是谎言”的法西斯衣钵,公开打出“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事实要为政治服务”的反动口号,大搞为他们篡党夺权服务的“造谣新闻”、“阴谋通讯”。在他们掌管的报纸上,假典型、假事件、假经验不胜枚举。这个历史教训,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
这两年多来,新闻战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整个报纸宣传工作摆脱了林彪、“四人帮”的控制,在反对假报道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广大读者对我们每一点进步都予以肯定,表示欢迎。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捍卫真实性、反对假报道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它同医治林彪、“四人帮”造成的创伤一样,并非一举手之劳,而需要我们进行坚韧的战斗,做出不懈的努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经济宣传在报纸上的比重越来越增加,保证经济宣传的真实性,杜绝经济宣传的假报道,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在,全国正在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过去报纸宣传增产节约运动是有成绩的,但也有教训。教训之一,就是夸大典型,虚张声势,大轰大嗡,助长盲目性。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来组织经济宣传和增产节约运动的宣传,为打好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后第一个战役,鼓实劲,传真经。
为了纠正弄虚作假的歪风,要进一步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大力加强新闻必须真实的宣传和教育。出现虚假报道,作为新闻工作者本身来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新闻战线,至今仍有一些同志对“什么是新闻”、“应该怎样写新闻”了解不多,对新闻必须真实缺乏深切的感受,搞不清写报道与搞创作的区别,甚至用虚构情节、“合理想象”来弥补材料之不足。也有些同志对客观事物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采访当中浅尝即止,偏听偏信。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明知故犯。有的为了一鸣惊人,沽名钓誉,信手写来,只求见报,不顾事实。有的“帮八股”流毒尚在,随“风”为文的恶习未改,只要一听上面有了“新精神”,就赶快找印证,套例子,往事实上贴标签;“风向”一变,又赶快“扭角度”、“改路子”。于是,同一件事,今天被说成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成绩,明天又被说成是贯彻执行那个精神的成果。事实就象一块胶泥,由他们随心所欲地捏来捏去。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编者该调查的不调查,应核实的不核实,凭主观臆想,大笔一挥,随意增删,也是造成新闻失实的一个原因。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认真整顿作风加以解决。
反对假报道,不光是新闻工作者的事情,它也与党的各级领导密切相关。文风反映党风,文风不正,正是党风不正的一种表现。有些虚假报道,不是记者或者通讯员写虚假了,而是有关党委的某些领导人有意弄假。他们喜欢隐恶扬善,总愿报喜不报忧,对记者、通讯员写本地区的成绩,不管抬得多高都同意,对报道本地区的缺点、错误,总是找各种理由不让登报。他们把新闻报道作为自我吹嘘、骗取荣誉的手段。有的得知上级要来检查,记者要来采访,就事先打招呼,精心作安排,看什么现场,介绍什么情况,早就布置好了,使你“不识庐山真面目”。有的见不到报纸上登自己单位有成绩的新闻,就对搞通讯报道的同志施加压力,甚至示意手下的“笔杆子”弄虚作假。当某一假报道被读者揭发出来,报社派人进行调查时,有的不是知错改错,而是一再留难,庇护错误,希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一错再错。特别使我们感到棘手的是,有些地方派性严重。他们不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组织宣传报道,而是从“派”的利益出发决定写什么稿,发什么稿。编辑部不可能了解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单位的详细情况,有时就表扬了不该表扬的单位,批评了不该批评的单位;当编辑部派人去调查,要根据事实进行更正时,他们又设法阻挠,不愿把真象告诉读者。有的领导同志,说了错话,做了错事,明明是自己叫记者、通讯员把错事写成了好事,经读者揭发以后还坚持错误,不准更正。类似这样的问题,值得引起全党的重视和警惕。
我们承认有与事实不符的假报道,并且不留情面地在报纸上公开揭露和批判弄虚作假的坏作风,这是我们应有的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也是我们区别于资产阶级新闻观的重要标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读者对报纸的爱护和监督,是帮助我们新闻队伍扫除这种不正之风的极其重要的条件。《人民日报》热忱地欢迎各级党组织、各兄弟新闻单位和广大读者,一如既往地给我们以支持、帮助和监督,协助我们把反对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我们共同努力防止假报道,力求杜绝假报道,象农民除草那样,把假报道从新闻园地里不断铲除,连根锄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