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恢复建立贸易货栈扩大物资交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7-25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恢复建立贸易货栈扩大物资交流
最近,河南省商业部门恢复和建立了一批贸易货栈,组织零星分散的三类物资进行城乡和地区交流。实践证明,这是进一步沟通商品流通渠道、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弥补国家商业不足的好办法。
今年以来,河南各地已经建立的三十多个贸易货栈,与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签订销售合同金额三千多万元,购进合同金额近千万元,起到了活跃市场的作用,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这种贸易货栈,不同于一般的营业门市部,也区别于一般的物资交流大会。它是由供销合作部门领导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常设机构,主要开展为用户代购、代销、代储、代运的业务。贸易货栈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三类物资,包括农副土特产品、干鲜果品、日用杂品,以及完成国家统购、派购任务以后的二类物资。在商品价格上通过产销双方协商,达到双方满意,货栈只抽取少量的手续费。这种组织起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办法,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点好处。
一是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有利于把三类农副土特产品购销业务搞活。三类商品产地分散,品种繁多,数量时多时少,干、鲜、活齐备,过去,国家商业部门对三类商品主要采取统收统销的办法组织交换,使得中间环节增多,流通不畅。贸易货栈直接沟通产销双方,扩大了物资交流。比如,豫北汤阴一带盛产粉条、土纸、薯干等农副土特产品,近两年来,由于原来供应渠道中断,产品积压很多,而省外一些地区却因缺货脱销。汤阴县贸易货栈建立以后,仅在四月一日到五月十五日的四十五天中,就与十七个省、市的五十二个县开展了业务联系,签订了购销合同四十份,销出五十九种商品,总值一百零九万元。
二是活跃了城乡和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加速了资金周转。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初,河南省土产系统冷背呆滞商品有两千多万元。贸易货栈成立以后,充分发挥了它耳目灵通、联系面广、交易灵活的特点,恢复了老渠道,建立了新关系,为不少冷背呆滞的商品找到了出路。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处理积压商品七百多万元。
第三,随着贸易货栈业务的开展,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得到加强,不少单位扭亏增盈。漯河市土产公司一九七八年亏损十五万元,今年三月份设立了贸易货栈后,购销两旺,短期内不但扭转了亏损,而且为国家积累资金五万多元。长葛县贸易货栈改变按行政区域经营商品的作法,努力减少中转环节,使商品直接同消费者见面,上半年购销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盈利七万多元。
据有关部门反映,全国每年不能列入国家计划的三类物资约六十亿元。除通过各地交流会交流三十亿元外,余下三十多亿元的物资,处于国家管不着,社队管不了的状况,不少物资是产地积压,销地脱销。恢复和设立贸易货栈,是促进三类农副土特产品交流、改变目前流通领域里不合理现象的一个值得提倡的好办法。新华社
记者 姬世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