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阅读
  • 0回复

热爱人民 热爱同志——记党的好女儿张志新同志的高尚品质(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01
第3版()
专栏:向党的好女儿张志新同志学习

热爱人民 热爱同志
——记党的好女儿张志新同志的高尚品质(之三)
“我们党员、干部,就应该学这样的人,总是想着别人,想着群众,想着人民。”——张志新
这是发生在关押张志新的牢房里的事:一天,进来一个二十多岁的新“犯人”,总是哭,不吃饭。当时的张志新同志,由于长期被折磨和迫害,身体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但是,当她了解到,新“犯人”是因为对一位被打倒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说了一句赞扬的话而被定罪,家里还扔下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时,完全忘记了自己十分虚弱的身体,立即向战友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白天,张志新帮她打饭、服药;放风时,陪她散步、谈心,鼓励她要坚强,终于使她振作起来……
这是多么高尚的无产阶级友爱精神啊!为别人想得多,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张志新同志这种
“他人第一”的精神,不仅在漫长的牢狱生活中,而且在她的一生中,都闪耀出灿烂的光辉。
对人民,张志新非常热爱,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她永远不会忘记,在高中读书发生经济困难的时候,是人民给了她助学金,“把用血汗换来的果实抚养我们”;她永远不会忘记,在天津受到水灾威胁的时候,是郊区农民“自愿把村口掘开,自己受灾”,使天津市几百万人民免除了水患。她在《自传》中写道:“这些生动的事实教育了我,提高了我的觉悟,奠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决心“使自己成为人民优秀的勤务员”。
一九五○年夏,张志新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为灾区人民募款的音乐舞蹈演出。演出以后,不少观众捐了款,她非常高兴,连说:“两场太少了,应当多演几场,好给灾区人民多募些款!”
张志新把对人民的爱,不仅倾注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而且倾注到她所接触的人民群众身上。
她和一位同志外出,走到沈阳南湖大桥桥头,看到一位老人吃力地推着带车上坡,马上跑过去帮着推起来;
她在南湖公园游玩,听到一个找不到大人的小孩在哭叫,赶紧走过去把他抱起来,送到了公园管理处;
她在火车上碰到一位就要生产的妇女,又是安慰,又是搧扇子,下车后又亲自把她送到医院,跑前跑后,忙了一个通宵……
这些小事,张志新做得是那么自觉,那么自然,她从中体味出人生的意义和幸福。“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句名言,就是她的座右铭。
在盘锦五七干校期间,尽管繁重的劳动和恐怖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张志新还是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忍着肝区的隐疼,坚持给社员担水,扫院子,干零活。她关心社员疾苦,助人为乐的事迹,至今还在盘山县红旗大队男女老少中传颂。
她看到社员的孩子理发有困难,就自备了一套理发工具,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挨家串户给孩子们理发。一天晌午,一个长着很长头发的小孩在街上玩耍,张志新问:“你是谁家的,住在哪儿?”孩子告诉她是大队保管员的儿子,叫广富。随后,张志新就带着理发工具,来到了他的家里。
有一次,大队接生员刘秀芝突然得了重病,昏迷不醒,男人不在家,家里只有不大的五个孩子。张志新劳动回来一听说,连饭也没顾上吃,马上跑去了,先把大嫂的脏裤子换下来,洗净,烘干,又给大嫂做了一碗热乎乎的鸡蛋面,还给孩子们做饭,一直忙到大半夜。从此,她成了刘秀芝家的“常客”,又是侍候病人,又是照顾孩子,什么都干。
即使在批判审查她的那些日子里,她仍然不忘关心、体贴社员群众。有一回,她正在房东李长福家里写“检查”材料,听见外屋小长军哭着闹着要妈妈给买一支钢笔。张志新从里屋走出来,把自己手中的金笔给了长军,亲切地对他说:“别哭了,大姨这支笔送给你,做个纪念吧!”还嘱咐小长军好好学习,长大了好为人民服务。
对同志,张志新象春天般的温暖,千方百计为别人着想。别人经济上有困难,她总是十分慷慨,倾囊相助;有的同志出差,她总是抽空这家走走,那家看看,帮帮这儿,帮帮那儿。
一九六四年冬,一位同志到农村参加“四清”,爱人又因病到外地疗养,家里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和一个不满五岁的孩子。张志新为了使这位同志安心工作,经常写信介绍他家的情况。老人犯了眩晕症,她急忙把医生请到家里。老人休息需要安静,她又把小男孩带到办公室。
那是在我国暂时经济困难的日子,机关农场分苞米,她再三谦让:“我有病,没有参加劳动,不能要,还是周济其他困难的同志吧!”省委机关分给她二斤鲜鱼,她连忙给一位曾在沈阳市委党校一起工作的同志打电话:“听说你爱人生孩子了,我送你二斤鱼,快到我办公室来取。”那位同志听了这话,非常感动,但想到东西这样缺,张志新有肝炎,家里也有小孩,实在不忍心收下,就回答说:“不,我不能要,你有病,需要营养,留着吃吧。你的情意,我领了。”张志新又说:“产妇比我更需要营养,快来取吧。我在办公室等着,不见你来我不走。”就这样,硬是逼着那位同志把二斤鱼拿走了。
还有一次,张志新在疗养院养病。一位病友在闲谈中说他爱人刚去世,扔下一男一女,小的才三岁,跟着喝糊糊粥,真够呛。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志新对他说:“我家还有大米,给孩子添补点吧。”当时大米供应太少,况且人家也有小孩,那人说什么也不要。过了几天,他回家看看,一进门,看到小孩子正在喝大米粥,就愣住了。他岳母说:前几天,一位男同志送来了十多斤大米,说是小张让给孩子添补点。后来才知道,这是张志新特意从疗养院打电话让她爱人曾真送来的。
张志新同志认为,对生活享受孜孜以求的人,是不会有多少革命精神的。“我们应该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她的脑子里,总是想着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想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她不愿自己在生活上高于群众,成为脱离人民的人。
方志敏写的《清贫》,对张志新有很大的影响。“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她牢记着方志敏的这句话,肯于吃苦,乐于在洁白朴素的生活中磨练自己。
她结婚十多年来,家里没有什么摆设,唯一多的就是书。她自己除了几件上班穿的应面衣服外,其余衣服和孩子们的衣服多是自己用旧衣服改的。一件棉袄,里子拆洗缝补了好几次,袖口、领子、开襟,补了好几茬。孩子吃饭掉了饭粒,她总是让拣起来,教育他们:“一粒饭,从种籽下地到收成,农民伯伯要流多少汗啊!不能随便糟踏粮食。”
在劳动上,张志新很自觉,很泼辣,什么活都干,泥里水里都行。不知细底的人,决不会相信她是在城里生城里长的。她看到社员起厕所,操起家什就去帮忙。男同志用小车推土,她拉起小车就跑,从不松套。这对拖着病身子的张志新来说,本来是吃不消的。然而,就是在拉套的这样一件小事上,她想到的还是别人,好让推土的同志省一点力气啊!
一九六九年九月,张志新同志被林彪、“四人帮”一伙投入了牢房。度日如年的囚牢生活,无情的棍棒和皮鞭,丝毫没有撼动她那颗热爱同志、热爱人民的心,她的心与人民与同志贴得更紧了。对被诬为“叛徒”、“特务”、“走资派”的革命老大姐,对同林彪、“四人帮”一伙斗争的坚强战士,张志新充满了敬意,帮助她们补衣、学习,给予支持和力量。当一位老大姐被折磨得奄奄一息,还要拽出去示众批斗时,张志新不顾个人安危,满腔怒火,挺身质问,强烈抗议:“你们是什么无产阶级专政!专门残酷地专无产阶级的政!”张志新就是这样,用自己最后的生命之火,温暖着受迫害同志的心,把纯洁的无产阶级友爱,无私地献给了“穿着囚衣的革命者”。
十几年前,张志新曾无限感慨地这样称赞周总理表扬过的人民艺术家安波同志:“多么好的老同志啊!我们党员、干部,就应该学这样的人,总是想着别人,想着群众,想着人民。”张志新同志自己,不正是这样的共产党人吗?
中共辽宁省委《共产党员》杂志记者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