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也谈“一寸之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04
第2版()
专栏:

也谈“一寸之争”
七月三日,本专栏刊登了“一事一议”:《“一寸之争”说明了什么?》一些读者看了之后,感到所反映的问题,还有一些方面值得研究。他们写信给本报,要求继续讨论,下面摘登两件来信。
修水县推广株距四寸行距六寸的插秧规格,是切实可行、有利于增产的好经验,为什么在那个生产队多年推广不开?“一事一议”说:“群众是最讲实际的,总是要亲眼看到‘增了产才算数’,才会下决心来做。”但从修水县这个生产队的问题来看,关键不在于忽视了实践。因为四、六寸规格在修水县已经推广多年,别人已经不知实践了多少次,这个生产队的同志也许曾看过或听到过了。
为什么群众还不愿推广呢?我感到,问题在于相信不相信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别人的正确实践。如果对于前人已经实践成功的经验,我们还要从头实践,岂不是要永远跟在别人后头爬行吗?为此,作为基层领导,这里还有一个如何打通群众思想,使县里要求的插秧规格能够顺利推广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热情耐心地向社员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真正认识到县里要求的插秧规格符合他们的实际,从而乐于去做。陕西省宝鸡市 李?虎
在农村中,类似“一寸之争”这样的事还不少。推广新经验、新技术往往遇到阻力;一些同志总是怀疑观望,经过多次反复,认定是成功的了,才迟迟接受。这似乎成了一些人认识事物的常规。
显然,对这样的“常规”不想办法破一破,农业是谈不上加快速度发展的。怎样去打破这个常规呢?我认为抓紧普及农业科学知识这点不能小看。在“一寸之争”中,群众老是固守着五、七寸的插秧规格不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什么要密植?”“怎样的密植才算合理?”这些科学知识还没有在群众头脑中生根。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在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方面下功夫,通过各种渠道,把那些适合当地条件、有实用价值的科学知识送到农村去。辽宁省北镇县 阎世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