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运用经济手段挖掘运输潜力——四川初步解决地方运力紧张局面的一些做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04
第2版()
专栏:

运用经济手段挖掘运输潜力
——四川初步解决地方运力紧张局面的一些做法
今年以来,四川地方运输事业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许多专业运输单位过去是等货上门还“吃不了”,现在主动找货源还往往“吃不饱”。在运输调度部门,那种排长队请求安排运力的现象很少发生了。车站、仓库等各种货场上已基本上看不到大批货物积压待运的状况。
四川省境内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丘陵、山区,交通运输历来比较困难。解放后,交通运输事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是长期以来运力紧张,车站、码头、仓库经常有大批物资积压待运。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去年第三季度。
那么,为什么现在情况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是货运量减少了吗?不是。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九;农业在连续两年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今年夏粮又告丰收,整个社会货运量是增加的。是汽车、船只等运输工具在这半年里有了显著增加吗?也不是。这主要是按经济规律办事,较好地发挥了现有运输工具,特别是自备车、船的运输潜力的结果。
四川省目前拥有民用货运汽车六万二千多辆。其中,属于交通部门专业运输机构的汽车只有一万四千辆,不到五分之一,五分之四以上的汽车属于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所有。过去,许多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运输部门都是“吃大锅饭”,自备汽车和船只的利用率很低。不少单位没有很好发挥自备汽车的作用,动辄找专业运输公司运货。这样,五分之四以上的汽车运力没有充分利用,大量货物运输任务压到五分之一的专业营运汽车身上,使地方交通运输显得十分紧张。
过去,四川也曾经采取过“搞会战”、“统一指挥”等办法,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自备车辆参加社会运输,但因为是单靠“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办事,对出运力的单位和个人并无实际利益。所以企业事业单位的运输部门对这种做法多半是消极应付,即使勉强参加,效率一般也不高。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特别是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大力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注意调动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情况就大为改观了。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加强对自备汽车的计划管理和经济核算。许多企业事业单位象对其他下属部门一样给自备汽车队(或运输科)下达各项经济指标,明确规定上缴利润或运输收入的指标,实行单独考核;并且将考核成绩作为劳动竞赛中进行评比和发奖的根据。
第二,实行单车核算和超额利润提成奖。单车核算,就是根据每辆汽车的具体情况下达各项经济计划指标,每月单独考核。这种办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出驾驶员的劳动成果和贡献大小。单车核算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超额利润提成奖的基础。超额利润提成奖,是每辆汽车在完成计划规定的上缴利润指标以后,对超额部分按比例提取奖金。
第三,按行车里程计算行车津贴,多跑多得,少跑少得。一般标准是:驾驶运货重车,每公里给行车津贴八厘,驾驶空车,每公里给四厘;带拖车的再加一厘,高原行车加二厘。
第四,实行节油奖。每节约一公斤汽油(约值七角钱)提取七分作奖金,奖励驾驶人员和修理工。
这四条措施,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效地调动了自备车辆单位和驾驶人员的积极性,汽车利用率普遍提高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以上,有的提高了一倍多。许多有多余运力的单位主动参加社会运输;不少驾驶员不仅超额完成运输任务,而且主动联系货源。成都市煤建公司过去每年有二十万吨生活用煤要靠专业运输公司运输,现在全部自己运。不少企业事业单位自备汽车经常有大约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运力参加社会运输。它打破了地方专业运输部门“官办运输”、“独家经营”的垄断局面,促使他们迅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改进服务态度,提高运输效率。
据有关领导部门反映,企业事业自备运力大量进入社会运输市场以后,在运输计划的管理体制上还必须作相应的变革,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调动各方面运输力量的积极性。对于国家掌握的大宗、重点物资,由运输计划部门重点安排运力,保证运输;对于一些批量不大的非重点物资,则不必管得过多过死,可以由各运输单位自己联系,安排运输。市场调节作为计划调节的补充,可以使大宗物资、小批物资和一些零星物资,都可以得到及时运输。
在发挥自备运力的作用的过程中,当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因势利导地加以解决。例如管理体制问题、按货物流向组织合理运输问题等等。只要大家解放思想,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前进中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新华社记者 杨福田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