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要把当地资源用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08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要把当地资源用活
湖北黄冈县贾庙公社胡家山大队,地处海拔八百米的山坡上,五百多亩耕地,七千多亩山林。靠山吃山。过去,这个队造林搞得不错,但就是“吃”得不活。每年只是按计划砍树卖(这里不是木材集中产地,国家无采伐任务)。今年,他们思想活动了一点,队里搞起了加工业,把经过批准按计划砍下来的木头,加工成脚盆、提桶、椅子等出售。这样,既为一部分节余劳动力找到出路,又增加了集体的收入;既减轻运输负担,又活跃了市场。一举数得,城乡皆欢。大队干部说,去年他们卖木材的收入共六千一百多元。今年他们把木材加工成脚盆、提桶等木器出卖,到四月底就收入九千三百多元,而所费木材仅及去年的一半。
胡家山大队的实践,说明了一个问题:大队要想富起来,单靠出售廉价原料不行,还要学会加工,把当地资源用活。但目前能把本地资源用活的队还不多。如这里夏天很热,竹床、竹席需要量较大,县内不少生产队产竹子,但竹床却要从邻近的县进货。为什么不把本地的竹子加工成竹器呢?一个原因是极左路线的流毒还在起作用。
社队要发展工副业,离不开财贸部门的支持。有些东西当地社队完全可以加工生产,但商业部门不去扶持、组织本地生产,却舍近求远,到外地采购。黄冈县食品公司一年需装蛋的竹篓三万五千多个,本地社队既产竹子,又有加工能力,县食品公司却要去武汉市禽蛋厂调竹篓来黄冈装蛋,而武汉市禽蛋厂的竹篓有一部分恰巧是同黄冈社队挂钩加工运去的。
把当地资源用活,是很重要的生财之道。社队干部应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财贸、工交等有关部门也有责任去扶持社队生产,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
本报记者 罗重璋(附图片)常玉龄向李秀芬传艺。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