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重庆市委“常委接待日”见闻——兼答“重庆市一读者”的提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08
第4版()
专栏:调查汇报

重庆市委“常委接待日”见闻
——兼答“重庆市一读者”的提问
本报去年十二月十五日报道了重庆市委建立“常委接待日”制度后,曾收到署名“四川省重庆市一读者”的来信,反映他在十二月二十日(星期三,常委接待日)晨去接待站时,天还未亮,已排了五、六十人的长队。天亮后,人愈来愈多,秩序混乱,到处都是人,都在找常委。他认为,这种“常委接待日”制度是“走过场”的骗人做法,不解决问题。这位读者还说:“请宣传部门再不要愚弄读者了。即使市委常委全体全天接待群众,也应付不了。”现在,把我们实地调查“常委接待日”的见闻,介绍给大家,兼答“重庆市一读者”。
六月上旬,我们在重庆正赶上六月六日(星期三)这个“常委接待日”。我们吃过早饭就去市委接待站实地观看。这时市委信访处四层小楼的楼底和小小的楼院已经到处是人,接待员正在四、五个地方和来访者初谈。二楼是分口接待处,由工交、财贸等口的人接待经过初谈、应由他们处理的案件。三楼的一个房间里,一位女干部在倾听一位来访者的申诉,这就是市委常委、组织部副部长杨聚珍同志。这天轮到她接待。
离开接待站,我们又访问了工交部、公安局等处,也都有常委、局长等在接待。有趣的是机械局,我们到时已经十一点半了,局长韩书城的办公室里,一个中年妇女正在面红耳赤地和他“吵”,他也打着手势和她争执。说话很快,究竟“吵”些什么,不太清楚。最后,不知是她理输了还是胜利了,情绪比较平静而略带笑容地结束了“上访”。
重庆市委“常委接待日”制度建立于一九七八年九月。有七名市委常委和四名市革委副主任轮流值班,每逢星期三有一人到信访处接待来访群众。截至今年五月底,三十八个接待日接待了三十二个,有六次因事没有坚持,接待来访九十一人,其中三十四人的问题已经解决,余下的在处理中。重庆市委信访处一般每天接待来访百余人,“常委接待日”平均二百多人。正如读者所说,“即使市委常委全体全天接待,也应付不了。”但是,他们并不象一般接待员一样敞开接待,而是有选择地专门接待信访部门推不动、定不了的老大难问题。
六月六日来访者当中有位叫郑华麟的老工人,他的问题就是许多老大难问题中的一个。他原是重庆港务局长江四一一号轮轮机长,解放前后在轮船上工作了四十年。只因家中有四、五亩地,土改时错划为“吊脚地主”。清队中抓住这点,把他开除公职,送江津原籍监督劳动。八、九年来,他年年向有关部门申诉,都未得到解决。直到一九七八年三月,有关单位仍坚持原结论不变。市委信访处曾召开有关单位开会研究,要求组织复查。但是他们借故推诿,不予解决。市委秘书长许佳陆同志审阅了有关材料后指出:落实政策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决不能因某些人思想不通,采取抵制态度而罢休。此案由市委直接调卷复查。由于市委态度坚决、明朗,在复查的同时,加强有关单位的思想教育工作,共同研究,终于给郑华麟作出正确的结论,使多年的冤案得到合理解决。这天,他到信访处是表示不愿退休,想为四化贡献一点力量。
开始实行接待日时,秩序是有些乱。特别是报纸上报道后的第一个“常委接待日”,来访群众猛增到六百余人。有人埋怨说:“接待就接待嘛,登报干什么,你看招来了这么多人。”市委书记丁长河同志听到后,当即召开部分部、区、局负责人会议,解释说:“今天来访的多,说明有问题存在,登不登报迟早都是要来的;同时也说明群众对常委的信任。来访的多,这是好事,大家应高兴地接待。”他还组织人力突击接待。
在市委的推动下,一些区、县和部门,也都陆续建立了领导同志接待来访日的制度,信访工作面貌一新。市机械局是变化较大的一个单位。过去,市机械局的信访工作无人管,群众来信随便乱丢,有时嫌碍事就烧掉了。市委在清查积案中发现此事后,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局党委也吸取教训,建立、健全了信访制度,工作大有起色。去年九月以来,韩书城同志亲自批阅来信六百九十多件,参加研究重大案子六十五件。有时他还深入工厂调查问题,到工人家中回访,亲自解决问题。
重庆市委“常委接待日”制度基本上是坚持下来了,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个别人对这种做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值班时不主动;有的接待完就算了,没有一抓到底,把问题解决;有的问题解决了,没有抓住典型推动一般;更重要的是对这种制度要不要坚持下去有怀疑。市委准备小结一下,让大家各抒己见,搞通思想,坚持下去。许佳陆同志的体会是很深刻的。他说,直接听取群众的呼声,首先是改变了人们对上访人员的看法,认识到多数上访者确实是有问题需要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是自己的任务,不是额外负担;亲自听了感受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心中有底,做工作时理直气壮,快刀斩乱麻。有些问题长期拖延不决,原因之一就是下边各说各有理,领导人分不清是非曲直,态度模棱两可,下不了决心。他说,领导干部定期接待来访,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将来积案处理完了,还会有新的来访,这条渠道要常通。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