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蓬勃发展的南斯拉夫电视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09
第5版()
专栏:

蓬勃发展的南斯拉夫电视事业
中国广播电视代表团
中国广播电视代表团应南斯拉夫广播电视组织的邀请,不久前到南斯拉夫进行友好访问。蓬勃发展的南斯拉夫广播电视事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代表团先后访问了七座中心电视台,了解了南斯拉夫电视事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划。
南斯拉夫的第一座电视台,是一九五六年在克罗地亚共和国首府萨格勒布建立的。现在,六个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的首府以及科佩尔地区,分别建立了中心电视台,组成了全国电视网,播送黑白和彩色两套节目,每日平均播十五小时左右。通过五百多个转播站,全国各地都能收看电视节目。居民拥有的电视机数量也不断提高。一九六一年全国只有六万二千架,平均每八十四个家庭有一架;近年来已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架,平均每一点七个家庭就有一架。
南斯拉夫不设全国性的中央电视台。全国性的广播电视组织是一个联合机构,负责协调节目制作、交换,并同各国电视机构有广泛的合作关系。
南斯拉夫是多民族国家,各电视中心都十分注意使用本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来播送节目。象诺维萨德、斯科普里等电视中心,日常都使用五种语言播送节目。
南斯拉夫各电视中心都是一个自治体系,按新闻、音乐、编播、技术、录制、行政管理等分别组成共同体。各共同体派代表组成全台的工人委员会,决定机构、人事、基本建设和工资分配等重大问题,实施最高的自治权。
各电视中心还成立议会和节目、技术、法律委员会。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工人委员会是它的执行机构。议会成员,一半由各共同体派出代表,一半来自社会,以保证电视工作和社会保持密切联系。
节目委员会分级成立,各级节目委员会的成员三分之二是来自社会各界。他们充分反映各界的意见和要求,参预电视节目方针的制定。
南斯拉夫同行说:“我们办电视是不依靠国家投资的,是靠收看费、节目制作和广告收入。观众离开我们,电视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为了保证电视节目的社会化,各电视中心成立研究机构,定期列出题目,广泛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的需求。
南斯拉夫电视工作者告诉我们:“南斯拉夫的新闻原则是为人民服务。报道最现实的人民生活,是我们的中心工作。”电视对共盟和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是南斯拉夫电视工作的出发点。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力求使电视屏幕成为劳动人民的“喉舌”和“讲坛”。诺维萨德电视中心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新闻节目主编米洛拉德·斯捷万切夫同志对我们说,不久前,诺维萨德电视中心举办了一个节目——《多兰茨同志答公民问》,这个节目长达一个半小时,观众当时向多兰茨同志提出一百五十个问题。观众随时打电话提问,电视屏幕随时映出提问人打电话的镜头,多兰茨同志随时回答。这使观众成为电视节目的直接参加者,生动地体现了南斯拉夫联邦宪法中关于公民有新闻报道权的规定。主编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这是群众最好最大的一种集合形式。”
电视要体现共盟的路线、方针、政策,但同时又必须坚持面向群众、面向生活,做群众的“益友”、“顾问”和“知心”。记者要选择与人民生活有直接关系的、为群众最关心的事实,通过视觉形象去艺术地加以表现。斯科普里广播电视台总台长助理卓兰·文格洛夫同志介绍说:联邦议会号召居民在旱季节约用电。电视台不是抽象地在屏幕上照念文件,而采用了形象化的宣传形式:在屏幕上和观众一起把可以不用的电灯关闭,十五分钟以后,由技术人员通过电子计算机把节电的数字公布到荧光屏上,和观众一起计算出这十五分钟内所节约的电,可以供两个工厂生产若干时间;如不节电,我们的工厂就要停产,大家的生活也要受到影响。这使观众感到亲切,收效很好。还有一次,在共和国议会上,一个小城市的代表反映群众对当地公路修筑不善有意见。记者迅即到当地拍下公路修筑不善的具体场景和当地居民谈话的实况,在电视屏幕上播放。
南斯拉夫观众最感兴趣的是国内国际新闻。观众越是感兴趣的节目,电视台总是越要花力量去把它办好。一九七七年,铁托总统访华是当时南斯拉夫人民最关心的大事。随访的电视摄制组通过卫星地面接收站,每天向祖国发回一小时至八十分钟的访华节目。南斯拉夫全国广大人民欢欣鼓舞地观看了自己的领袖在中国受到隆重欢迎的情景。这些报道最后编成的纪录片,在一年一度的玫瑰港电视节上荣获一等奖,并发行到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使电视更好为劳动人民服务,各电视中心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以斯科普里电视中心为例,它每年九月把下一个年度的节目计划公诸报端,根据群众的意见反复修改后,才正式订出一年的固定节目单。电视台各类节目的负责人要定期到各地区举行座谈会听取意见。电视台每年还向观众家里发出专函征集意见。南斯拉夫的同行说:“我们和群众的关系是‘服务于主人’的关系,要服务得好,就要想方设法请‘主人’提要求、出主意。‘我办你看’的冷漠态度,在我们这里是行不通的!”
南斯拉夫各电视中心办节目都讲究时效,当天的事当天报,下午的事晚上报。他们说,一件事到了第二天就不成其为新闻了。贝尔格莱德电视中心每天播六次新闻,新闻部一天要制作两个半小时的节目。各电视中心每次播出的十五分钟或半小时的新闻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技巧多变,简练明快。新闻评论往往穿插其间,或单独构成专题。除了专职评论员外,各行各业的专家也经常出入电视中心,成为电视屏幕上的主角。
根据南共联盟关于“要开展具体的批评”的意见,各电视中心在评论节目中都重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南斯拉夫朋友告诉我们,在诺维萨德,有一个共盟盟员因为批评了领导人而被开除。电视评论员经过调查了解,把这个事件搬上电视,组织群众讨论。结果,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这件事得到了应有的处理。也有这种情况:某单位明明有问题,记者去采访却受到对方阻难。这时,节目主持人就自己上电视,向观众公布对方的情况及其态度。这样,群众就会起来解决问题。当然,如果批评失实,被批评者可以根据通讯法提出指控;根据情况,评论员本人,以至他所在的编辑部负责人,直至台长要上电视更正,认错。影响严重的,有关人员要受到处分。主人说,这叫“承担社会公众舆论的责任”。但是,也有另一种情况:批评者没有错,被批评者硬说有错。斯科普里广播电视总台长助理卓兰·文格洛夫同志说:“我就有这种经历。我曾经评论过马其顿共和国议会把电影方面的资金百分之八十用在兴建电影院上,百分之二十用于拍摄新影片。当时没有新片可放,还建筑新电影院干什么?评论以后,议会副主席说我错了,可是观众支持我。我对他说:“咱俩可到电视上面对观众去辩论。结果,副主席没敢上电视。”
除了电视新闻外,系列片是电视中的一个宠儿。无论哪个电视中心,系列片都被安排在观众最多的十八时至二十一时之间。电视节目的播出量大,既要依靠电影厂、剧院的支援,又要积极生产自己的节目。电视台生产的系列片,特点是多、快而短小,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每集系列片,前后内容有联系,各自又都独立成片的,不独播出时方便,也适合群众的兴趣。目前,南斯拉夫各电视中心,每年要联合生产五十二部影片,各自组成系列。摄制任务互相协商分担,拍成后互通有无,轮流播映。摄制系列片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这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南斯拉夫电视工作者十分关心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几年来,中南两国电视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次访问,两国电视工作者增进了相互了解,两国电视工作者之间友谊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