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发展中美两国科技界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交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14
第6版()
专栏:

发展中美两国科技界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交流
中国科协访美代表团团长 裴丽生
中国科协应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邀请,不久前派遣一个由科学家、医师、科技政策研究人员、管理人员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美国。代表团在美国主人热情周到的安排下,先后参观了九个城市和六十三个单位,会见了许多美国朋友,以及不少中国血统的科学家和侨胞,见闻所及,对美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普事业的情况得到了一些粗浅的了解。
(一)
美国建国的历史虽短,仅有二○三年,但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科学技术的管理方面,也有不少独特之处。
美国为了力保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军事和工农业生产上尽力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十分注视世界科技的动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院等机构,定期向国会、企业家、科技界评议科学成就,同时指出美国的强点和弱点。各大企业也都随时观察、了解科技动向,确保自己企业在生产上的领先地位,获取最大利润。负责科技事务的议员向我们介绍,目前美国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的经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三,它的绝对值居世界第一位,一九七九年预计约有五百多亿美元。美国现有五十六万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科研第一线工作,在能源、空间和电子计算机的研究方面继续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我们在参观过程中,听到几个大学和几个大企业公司科研中心的介绍,他们都在各自不同的课题中来研究解决能源的问题。提高煤的燃烧效率10—20%的装置,三四年内有可能投入生产。煤的地下气化虽然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成本也较高,但十年内可望在较大范围内应用。太阳能和风能的研究也有不少新的成果。当前,美国正经受能源危机的冲击,但从科学技术上看,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不能忽视的。
从表面上看,美国不存在“全国性的集中统一的科学研究和发展的行政领导部门和计划”,实际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美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大多数大学院校的基础研究包括一部分应用研究和社会科学的研究,都向它申请得到资助,并经它对资助的科研项目进行审议、批准。这个基金会每年发表一次“科研计划指南”,每两年出版一本《科学指标》,指出科研动向和发展趋势,开列项目,供科学家选择;同时通过自愿申请的招标方式同科学家订立科研合同和同行评议的办法,来对科学家施加影响,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二)
代表团参观了十所大学、一所理科中学和一所小学,了解到美国从青少年中和科研人员中培养人才的一些情况。我们参观的纽约布朗克斯理科中学,就是一个专门培养科学人才的学校。这所学校在校学生有三千二百名,学生从纽约州的中学七年级、八年级的优秀学生中选拔(美国实行十二年制普通教育)。入学后,从九年级开始到十二年级读四年书。课程重点放在基础教学上,主要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英语、外语。到了十二年级,学生还要选修大学的课程,选课中有遗传、微生物、营养学、电子计算机、概率论、微积分等等。同时,有一年多时间专门培养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高年级学生除了在本校实验室学习外,还到附近大学里去做实验,并在校办的学报上发表自己的论文。学校的毕业生一般的都不用考试就可以进大学,因为他们早已选修大学课程,参加过大学的考试。象这种类型的学校,在纽约州有三所,今后还要陆续在全国推广开来。
我们在访问期间,还看到美国对在职的科研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视。不少在职的青年科研人员,一面工作一面进修,继续考取学位,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埃克森公司研究中心有一千五百多名科研人员,其中五分之一是有博士学位的,还有五百名科研人员要培训到博士学位的水平。HP公司的职工进来时并不要求都是熟练工人,也不讲究资历,而由公司把他们培训成为熟练的工人。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科学教育办公室主任李博莫博士与堪萨斯城密苏里大学负责卫生科学的副教务长密切尔博士还向我们介绍了大学教师短训班的情况。这种短训班专门请各学科领域中著名的科学家给大学教师举办短期讲座,使大学教师很快了解到各个领域中最新的科研动态和发展动向。这种培训人才的办法,值得我们参考学习。
(三)
美国的科普事业发达,博物馆、科技馆相当普遍,仅华盛顿一地,就有五、六十个大小博物馆、科技馆。全国每年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的人数大约有三亿多人次,其中参观科技馆的人数约占百分之四十。许多大的博物馆每年接受参观的均达四、五百万人次。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有国立的,也有州办的,也有私人捐赠举办的,经费除了国家资助部分外,主要是各种基金会的捐赠和馆办事业的收入。
我们在美国参观博物馆和科技馆时,感到展览的安排重视科学历史,给人以全面系统的了解。如在华盛顿历史与技术博物馆的电报电话部分,展品从一八七六年贝尔发明的两人传话的电话起,直到现代化微波等电话、电报设备,样样都有。再如宇航馆也是一个宇航发展史的展览,它介绍宇航的成就,从中国宋代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枚火箭到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直至美国的阿波罗计划登月成功。
形象逼真是博物馆展品布局的另一个特点。我们参观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非洲馆时,看见大象、狮子、斑马等动物模型。这些兽类的生态的地理背景布置,一草一木和土色都同原地一模一样,使人感到身临其境,犹如到了非洲原野一样。我们参观的旧金山司丹哈德水族馆,是一座环形玻璃水廊的建筑物,有容量十万加仑的水柜。人走在回廊里面,好象潜水到海底水晶宫,只看见成百上千条各种不同的海鱼,顺着水流向你迎面游来,侧身而过,对各种鱼类的活动,看得一清二楚,印象非常深刻。
有些博物馆还可以让参观者进行实验,得到你所需要的答案。如波士顿的科学博物馆,为了辅导中学生去做实验,同学校挂钩,安排好日期,由学校老师带着学生来馆参观并做实验,每星期去一次,连续几个星期做完一组实验。这样既普及了科学知识,又补充了学校教学实验的不足。馆长告诉我们,这个馆每年要接待二十多万名中小学生。我们深深感到,为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强我国科学普及工作,根据我国的实际条件,逐步建设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馆、博物馆是十分迫切的。
(四)
这次接待我们代表团的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是全美最大的科技团体之一,成立于一八四八年,现有三个地区分会,近三百个有联系的学术组织,会员约十三万人。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在美国科技界和各阶层中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影响,它的主要活动是出版书刊和召开年会。每次年会有一千多名科学家参加。有时还举行特别会议,如一九七七年举行了“国家能源政策会议”、“妇女参加科学研究问题会议”等等。
由于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协助,我们代表团访美期间,同美国科技界进行了广泛接触,增进了中美两国科技界的友好关系。代表团中有几位科学家是在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在美国学习并从事科研工作的。这次在访问期间他们会见了不少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有些美国朋友在中美建交前后访问过中国,这次又重新会见,感到分外亲切。我们深深地感到,中美两国科技界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交流有着广阔的前景。许多在科研机构、学校、博物馆、出版社和企业公司工作的美国科研人员也对中美两国的科技交流有很大的兴趣。
在两国建交之前,这种民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已经为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今后,在建交的有利条件下,中美两国科技界更应该为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友好合作作出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