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芝明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等送花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15
第4版()
专栏:

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芝明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等送花圈
新华社北京八月十三日电 刘芝明同志的追悼会今天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刘芝明同志生前曾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代理书记、秘书长、副主席,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下,不幸于一九六八年三月六日含冤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邓小平、李先念、陈云、王震、乌兰夫、邓颖超、余秋里、胡耀邦、耿飚、彭真、薄一波、王任重、蔡畅、廖承志、宋任穷、沈雁冰、康克清、杨静仁、陆定一、江华、黄火青、胡乔木、黄镇等同志送了花圈。
国务院、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科委、文化部、中国文联及各协会、外交部、对外友协、总政文化部、中共辽宁省委和辽宁省革委会、中共盖县县委和盖县革委会,以及北京、上海、辽宁等省市文联、文化局、文艺单位也送了花圈。王震、余秋里、胡耀邦、彭真、薄一波、陆定一、黄火青、杨勇、黄镇、朱穆之、周扬、夏衍、阳翰笙、刘复之、周巍峙等同志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由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主持,文化部部长黄镇致悼词。
悼词说,刘芝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他在党的思想、理论战线上,在党的文艺战线上,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我党一位优秀的文艺理论家。刘芝明同志是辽宁盖县人,早年留学日本。一九二九年春回国后,在担任上海法政大学、暨南大学教授时,秘密参加了我党所领导的地下工作。一九三一年十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的艰苦岁月里,他深入工厂、学校,并奔走于上层爱国人士之间,为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壮大党的力量,为发展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一九三三年八月在上海被捕,在敌人的法庭上和监狱里,刘芝明同志立场坚定,临危不惧,同敌人进行了坚强的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革命气节。
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经周恩来同志的亲自营救,刘芝明同志于一九三七年八月获释出狱,旋即转赴延安,到中共中央党校工作。从一九三八年起,刘芝明同志历任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务处主任、第三部主任等职,一九四五年并兼延安平剧研究院院长。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之后,他积极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大力从事京剧革命和新文艺创作的组织和领导工作。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的《逼上梁山》和“巩固了平剧革命的道路”的《三打祝家庄》,以及话剧《同志,你走错了路!》,新歌剧《刘红英》,秧歌剧《牛永贵负伤》等,都是在刘芝明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创作和演出的。
悼词说,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刘芝明同志被派往东北解放区工作,任我党第一任鞍山市委书记兼市长。全国解放后,任东北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和文化部长。一九五三年,刘芝明同志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一九六二年以后,调任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代理书记、秘书长、副主席。他在长期领导艺术事业、艺术教育事业和群众文化工作中,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运动和文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悼词说,刘芝明同志在党内路线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当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陷害周总理,妄图把当年关押在伪南京陆军监狱的大批革命干部打成叛徒时,在这伙反革命的淫威面前,刘芝明同志威武不屈,为保卫毛主席、保卫周总理、保卫党的利益,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在近四十年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刘芝明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在党的思想、理论和文艺事业的建设上,有突出的贡献。他的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位老战士,是我党在文化事业上的重大损失。
我们悼念刘芝明同志,要学习他对党、对人民、对革命无限忠诚,坚持党的原则、光明磊落、无私无畏、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学习他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改造世界观的真诚态度;学习他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发扬民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
参加追悼会的还有文化艺术界人士和刘芝明同志生前友好五百多人。追悼会前,王震、余秋里、胡耀邦、彭真等领导同志,亲切地慰问了刘芝明同志的夫人李淑媛及其子女。(附图片)
刘芝明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