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改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18
第6版()
专栏:

改戏记
樊庆荣
县剧团的小赵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写了一出反对不正之风的小戏,内容是:某县委组织部长利用职权,嫁祸于人;县委经过调查研究,对此案作了严肃处理,伸张了正义。
戏在县城演出,场场客满,很受欢迎。然而,县委组织部长前来“自动对号入座”了,他气势汹汹地质问剧团:难道我就是剧本里所写的那号人吗?这是丑化党的干部!
剧团领导并不同意这位部长的指责,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劝小赵把剧本改一改。小赵遵命把剧中的组织部长换成了公社主任。
然而,又有几位公社主任前来“自动对号入座”了。于是,小赵又只得把剧中的那个角色改为某副食商店经理。
改定后的戏刚刚演出一场,剧团炊事班长就来找领导告警,说是副食商店奉经理之命,自即日起停止对剧团伙食单位的副食品供应。询问原因呢?回答是:你们心里明白!
这位经理显然比组织部长和公社主任的手法来得高明,这叫做“心照不宣”。试想,一个剧团,几十号人,离了副食品怎么成呢?剧团领导立即让小赵连夜把剧中副食商店经理的角色改成……改成什么呢?对此大伙畅所欲言,争论热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到底是人多智慧高。有人提议,干脆把它改成童话剧,把副食商店经理这个角色派给猴子,方可确保无事,天下太平。
可惜,他们想得太天真了。改成了猴子之后,副食商店的副食品供应倒是及时恢复了,然而前来兴师问罪的侠义之士反而增多了。他们说这出童话剧承袭“四人帮”“影射术”的伎俩,对社会现实进行影射攻击,实属罪大恶极。至此,这出上演不久的小戏实在无法再继续改下去了,于是乎: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