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利用当地有利条件 多养奶牛养好奶牛 安达县发展奶牛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社员收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19
第2版()
专栏:

利用当地有利条件 多养奶牛养好奶牛
安达县发展奶牛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社员收入
黑龙江安达县有耕地一百五十五万亩,草原二百六十万亩,具有发展农业、畜牧业的良好条件。近几年来,县委和县革委会带领干部群众清除“四人帮”极左路线的余毒,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发展奶牛业。现在,全县建立了以养奶牛为主的五个畜牧场,许多公社、大队、生产队也分别办起了奶牛场。奶牛存栏数达到八千四百三十九头,比一九七六年增长百分之十二,比一九七七年增长百分之十点零四。
发展奶牛业,好处很多:
为农业提供大量优质肥料。据计算,一头奶牛每年平均可以积攒粪尿二万多斤,利用这些粪尿可积造优质农家肥八万斤。去年全县仅养奶牛一项就积造农家肥五亿八千万斤。
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畜产品,改善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变人们的食物构成,同时增加对外贸易的货源。近几年,全县每年生产鲜奶一万二千吨以上,制成奶粉、奶酪、奶油等乳制品一千八百多吨。去年全县向国家上交乳制品一千八百一十三吨,其中出口四百四十吨。另外,还出口黑白花肉牛四百多头。
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太平庄公社十八大队养奶牛一百一十六头,去年产奶二百一十五吨,收入八万八千七百多元,占农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五。年终分配每个社员平均收入达到一百四十五元,其中养奶牛收入每人平均占六十九元四角。这几年这个大队用养奶牛赚回的资金投入农业建设,购置了一批农业机械,架设输电线路七里。
安达县在发展奶牛生产过程中,主要抓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按照实际情况确定生产方针。县革委会根据当地适宜发展畜牧业的特点,采取措施,新建了一个种牛场,为大量繁殖奶牛创造条件。在这同时,他们大力扶持各社队发展集体奶牛业。
第二,认真落实养奶牛政策。这个县的集体奶牛场,普遍实行定额管理,有奖有惩,调动了干部、群众为集体多养奶牛、养好奶牛的积极性。各牧场、社队还重视抓好饲料基地建设,种植青贮玉米和块根饲料。在大力发展牧场、社队集体养牛的同时,积极鼓励社员家庭饲养奶牛或菜牛。现在,各牧场、社队正在帮助社员解决牛源问题。
第三,加强科学管理。他们重视草原保护和建设,千方百计搞好草原抚育更新;加强饲养奶牛队伍的建设,组织人力对奶牛的饲料、饲养管理、放牧、挤奶、繁殖、育种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本报记者景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