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后门”不堵农民吃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20
第1版()
专栏:来信

“后门”不堵农民吃苦
编辑同志: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反映,今年上半年我县社队购买的化肥比以往任何一年同期都多。这表明化肥生产大幅度增加了。但是,在所购买的化肥中,由国家统一计划分配的只占百分之四十左右,另外的百分之六十,都是从“后门”来的。有的社队从
“后门”买进的化肥,竟占化肥总购量的百分之七十。这种现象很不正常。
农民种田,都希望能多打粮食。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由于计划分配的化肥不能满足需要,生产队只有另找门路。一是找同乡、熟人、亲戚、朋友拉关系,二是以物易物。名为以物易物,实是敲榨勒索:买卖双方签订“合同”,生产队去购化肥时,得如数带去木材或木制品、猪肉、食油、花生、黄豆、瓜子之类的农副产品。其中“关节”甚多,厂长或经理一份,科长一份,经办业务人员也得摊上一份。如果其中某一“关节”没打通,对不起,“后门”紧闭,拒绝发货,只得空手而回,反赔了差旅费。有的生产队不生产某些农副产品,就得花高价去购买。就算是诸事如意吧,生产队还得开销,杀鸡打鱼,高级烟茶,招待销售单位的有关人员和汽车司机。就是那些靠“情面”打通的“后门”,也得附加若干条件,也少不得“贡品”。运费还得自付。至于没有门路的生产队,因为计划分配的少量化肥用完了,长得差的禾苗急等追肥,只有干瞪眼。我们给一些生产队算帐,凡是从“后门”买的化肥,一般要比计划分配的贵百分之四十以上。社员们愤怒地说:“我们种的粮食,按统购计划卖给国家;他们生产的化肥,却当作向我们索取的资本,卡我们,压我们。农民这样吃亏,为什么上头睁只眼,闭只眼,听之任之?”
其实,这种状况何止化肥一项!农药、农机零配件、机油、柴油等等,相当部分也是要花比计划供应更高的代价,由“后门”购买的。“后门”,破坏了工农关系、党群关系,使国家失信于民。这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支农?
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干部对这种情况是不满的。有些干部也想“硬”一下,但考虑到计划分配的农用物资实在太少,怕本单位、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受损失,还是硬不起来。有时某种物资急需,还得亲自出马去搞。于是,公社、大队、生产队派人四出采购,
“采购员”满天飞,耗费了不少人力、资财。心里有气,当面还得陪笑脸,说好话,否则就要刁难你,卡你。我们县有个公社广播站的同志,曾给省报写了一封信,反映某化肥厂敲榨农民的情况。信登出来了,却招来了麻烦,那个厂再也不给这个公社化肥了。
“后门”不堵,农民吃苦。各行各业支援农业,不是只在口头上,而应在实际行动上,切切实实为农业着想,急农业之所急,帮农业之所需。要堵“后门”,一是必须加强农用物资的统一分配、调拨,少留“机动”。“机动”多了,漏洞也多。为什么生产了那么多的农用物资不分配下去,要抠一手呢?无非是少了“机动”就少了特权,少了向农民要东西的资本。二是对敲榨勒索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三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堵“后门”。否则,“后门”是难以堵住的。
江西省吉水县温阳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