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官僚主义作风挫伤了农民卖余粮的积极性——蒙城县李西生产队向国家卖余粮被粮站无理刁难的经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20
第2版()
专栏:新华社记者来信

官僚主义作风挫伤了农民卖余粮的积极性
——蒙城县李西生产队向国家卖余粮被粮站无理刁难的经过
安徽省蒙城县吴圩公社钱庙大队李西生产队的社员,最近向记者诉说了他们向国家卖余粮受到粮站无理刁难的经过,要求迅速彻底地改变这种恶劣的官僚主义作风。
李西生产队今年小麦获得丰收。社员们在超额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之后,为支援四化建设,决定再多卖一万多斤小麦。
七月二十日,天刚蒙蒙亮,十来个青壮年脸没顾上洗,饭没顾上吃,就兴冲冲地把粮食装上了拖拉机,想早去早卖,好早点回来下田干活。
没有想到,拖拉机开到小涧粮站,粮站里的营业员说:“俺们仓库装满了,不收购了。你们送县城粮站吧,那里仓大。”
按照营业员的指点,他们把粮食送到三十里外的县城粮站。谁知县城粮站又以“你们那里不属于俺们收”为借口,让他们把粮送到区粮站去。
区粮站又是同样的态度。站长推辞说:“我们仓库也装不下了。你们到田桥粮站看看,那里如不收,可到涡阳县西阳粮站去卖。”
他们赶到了田桥粮站。粮站铁锁把门。于是,又派人到涡阳县西阳粮站。西阳粮站的办事人员说:“你们应在本县卖,我们这里也不收购。”
就这样,象踢“皮球”一样,一连踢了五个粮站,辗转一百余里,从天刚亮踢到天快黑,一万多斤小麦还是没有能够卖出去。经再三央求,总算好,田桥粮站同意借个地方寄存一下。
第四天中午,队干部听说区委书记来田桥粮站吃饭,便急忙找区委书记给说说情。在区委书记面前,站长和营业员答应把这批麦子收购下来。可是,当区委书记一走,站长因事上县城去了,营业员有的回家,有的下河游泳去了。
第五天,县委书记来了,队干部又请县委书记帮忙。田桥粮站里的营业员仍然强调仓库装不下。县委书记让打开仓库门看看。一看,仓库里少说还能装二、三十万斤粮食,这下粮站才不得不把这一万多斤小麦收购下来。
经过五天五夜的折腾,送粮的社员拖着疲乏的身子、带着满腔的气愤往回走。大家算了一笔帐:卖这一万多斤小麦,运费、招待费、补助费,开支一百多元;耽误劳动日五、六十个。
粮站这样刁难农民,挫伤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这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是多么不相称啊,这个问题难道不值得有关部门重视吗?
当然,蒙城县今年小麦丰收,农民卖余粮的积极性高,粮站仓库比较紧张,这是事实。但是,是不是蒙城县许多粮站的仓库都装满了呢?不是。这个县拥有一亿八千万斤仓容,县粮食局认为只能实装一亿二千万斤粮食。全县原有的储备粮、商品粮、待调运的甘薯干和今年新购进的粮食约占一亿斤,还剩二千万斤仓容。县粮食部门的领导只要认真抓一下平衡摆布,全县所有粮站就可以不停止收购。如果再进一步想方设法去扩大仓库,这个困难就更好解决了。可惜,他们没有这样做。甚至李西生产队所在的吴圩公社,多次要求粮食部门在这里设点收购,主动提出把二十四间空着的水泥地面青砖瓦房给粮食部门作仓库用,却被他们拒绝了。
国家需要粮食,农民又要求多卖粮,而粮食部门的一些同志为什么不积极收购?据了解,这些同志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思想,认为国家规定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再继续收购就是“份外”工作了。他们图自己省事省力,至于怎样为四化多作贡献就想得很少。
看来,要避免李西生产队卖粮受刁难的事重演,解决仓库紧张问题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有关人员的思想问题,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王礼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