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要严格实行“三不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20
第3版()
专栏: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要严格实行“三不主义”
郑汶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一定要严格实行“三不主义”,切切实实地做到在人民内部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
文艺界的棍子和帽子由来已久。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一伙大搞“五子登科”,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粉碎“四人帮”以来,文艺界推倒了“文艺黑线专政”论,批判了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努力发扬艺术民主,文艺园地开始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景象。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克服打棍子、扣帽子、抓辫子的不正之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我们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要求进一步克服思想僵化、半僵化。人们都可以看到,三中全会以来,思想解放运动的主流是健康的,它对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的科学化、革命化,是很大的促进。但是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消极的支流。现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那股从“左”的方面怀疑三中全会方针,责难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的出现,文艺界的棍子和帽子也有所抬头。有些同志曲解四项基本原则,随意给一些艺术或学术问题扣上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帽子,甚至把一些反映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的东西,也当成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来反对。我认为,这不符合三中全会精神,也不符合四项基本原则。
所谓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就是从根本上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党的领导,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我国,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人确实有,但只是极少数。我们决不能把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发扬民主、革新创造叫做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也不能把一般的学术上的错误和艺术创作上的缺点轻率地称作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林彪、“四人帮”搞的是无限上纲,无限升级,混淆艺术问题、学术问题同政治问题的界限,借此大打棍子,大扣帽子,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这方面的苦头,难道我们还没有吃够吗?两年多来,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在这方面作了拨乱反正。如果重新把艺术、学术问题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那么两年多在这方面的拨乱反正岂不是白费力气了吗?
在理论问题上,一定要切实保障百家争鸣。几十年来,我国的文艺运动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需要认真地加以总结。当前,文艺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理论战线作出新的回答。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根据文学艺术的客观实际,在一系列问题上进行新的探索。要探索,就要保障民主的空气,自由讨论的空气,如果动不动就打棍子、扣帽子,这只能堵塞言路,取消探索。人们在理论探索中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不探索,不提出新问题,不解决新问题,靠引经据典过日子,停留在僵化半僵化的状态,这难道不是更大的错误吗?对于错误的东西,当然可以批评,但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扩大,也不要缩小。
现在,理论方面是不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百家争鸣的粗暴简单的东西呢?不但有,而且已经对一些理论工作者产生了压力。比如说,对于研究艺术规律、批评“长官意志”,有的同志就给扣上反对党的领导的帽子。对于宣传社会主义的艺术民主,有的同志就给扣上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帽子。有的同志甚至说:“现在有个说法,强调写作家熟悉的。其实质是反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这样下去,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不是也会被否定了吗?”这是很奇怪的逻辑。作家要写自己所熟悉的,这是个常识问题。强调这一点,正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怎么扯得上是反对工农兵方向,否定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呢?当然,作家应当不断深入群众,熟悉群众,但是提倡写熟悉的,决不意味着不要深入群众,熟悉群众。让作家写熟悉的,就包括了写工农兵。况且工农兵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只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写了工农兵以外的人物,也是符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的。象这样扣大帽子,显然不利于争鸣。
在创作问题上,一定要切实保障百花齐放。林彪、“四人帮”设置了许多禁区,这也不许写,那也不让演。现在,禁区的闸门被冲破了,作家们努力在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这是一件大好事。人们在创造、革新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不创造、不革新、墨守陈规、八股翻新,这难道不是更大的错误吗?对于创作中的缺点错误,当然可以批评,但一定要实事求是。作品有局部的缺陷,不等于整部作品都错了。艺术方法有问题,不等于思想感情有问题;就是思想感情有问题,也不等于政治倾向有问题。要保护作家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鼓励作家的创造精神,不要泼冷水,打闷棍,挫伤作家的积极性,压制作家的创造精神。
现在,创作方面是不是出现了某些不利于百花齐放的粗暴简单的东西呢?不但出现了,而且已经对创作起了某种抑制和挫伤作用。最突出的就是对一批揭露和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文艺作品的指责。一些同志给这一类的许多作品扣上“暴露文学”等帽子,耸人听闻地说它们有“四反问题”。甚至前不久得奖的二十五篇优秀短篇小说中的一些作品,也被指责为有“四反问题”。有的地方还出现这样的情况:用行政命令来压制这一类的某些创作。在这种压力的影响下,有的作者刚刚构思就撂下去另觅题材。这种指责不但影响了写揭露林彪、“四人帮”题材的创作,也影响了整个文艺创作的解放思想、打破禁区。这种指责在有些文章、言论中已经发展到令人惊讶的地步。比如一篇题为《“歌德”与“缺德”》的文章,就提出了很令人注目的观点。作者说什么现代的中国人“并无失学、失业之忧,也无无衣无食之虑,日不怕盗贼执杖行凶,夜不怕黑布蒙面的大汉轻轻扣门。河水涣涣,莲荷盈盈,绿水新池,艳阳高照。”如果不按着这种调子来粉饰生活,而在创作中认真批评落后的东西,鞭挞黑暗的东西,那就是“缺德”、“昧着良心”、“诅咒红日”,就是“怀着阶级的偏见对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象开展览会一样,把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所盛行的词儿,又拿出来展示一遍。不能不说,这种风气是很不好的。
我们的文艺事业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就一定要始终不渝地贯彻“双百”方针,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民主空气。毫无疑问,我们要在文艺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东西,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东西,但这一切要靠马克思主义的说理,决不能靠棍子和帽子。凡是人民内部的问题,凡是思想领域的问题,只能用说理的方法,民主的方法来解决。棍子和帽子本身就是封建野蛮的东西,它怎么能用来维护革命的原则呢?毛泽东同志说,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有利于人民群众,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我们一定要坚信这一点。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