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更好地利用生物能源——沼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21
第2版()
专栏:

更好地利用生物能源——沼气
本报评论员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沼气建设事业发展很快。全国已建成沼气池七百多万个,沼气的利用已经从试验示范进入成片推广的新阶段。有一批县、市和社、队基本普及了沼气。许多地方除将沼气用作社员生活燃料外,还兴办了小型沼气动力站和发电站,闯出了土洋结合取得农用能源的新路子。
当前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方沼气池建得多,管得好,使用率和产气率较高,社员群众得到了实惠,越办越有劲。有些地方建了一定数量的沼气池,有的质量不高,有的管理不善,没有充分发挥效益,很不利于沼气的推广和普及。还有些地方,本来在气候和自然资源方面具备着制取沼气的基本条件,却一直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沼气建设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地领导是否重视有决定的作用。四川、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农村沼气建设事业发展较快,成效较好,主要就是因为这些省的领导上重视这项工作,把它当做关心群众生活、实现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来抓。四川省早在几年之前就确定由一名省的领导同志分管沼气工作;省、地和大部分县都建立了沼气办公室,并为社、队培训了一批沼气技术队伍。四川目前共有沼气池五百多万个,占全国建池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九。山东省去年年初只有二万八千多个沼气池,后来省领导部门通过实践,提高了认识,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一年之间,全省建池总数达到三十二万多个,猛增十倍以上。这些事实表明,只要领导重视,加上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农村沼气建设事业就能既快又好地发展。
有些领导同志认为,农村办沼气不过是解决燃料问题,属于生活小事,当前生产还上不去,哪有时间和精力来管这些事情!这种看法是低估了农村沼气建设事业的意义,对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与发展农业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也缺乏认识,把二者对立起来了。本报今天登载的绵阳市郊的调查说明,农村办沼气,具有多方面的效益,解决生活燃料问题只是其中之一。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开发利用沼气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是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能源建设的一个重要补充。农村办沼气,不仅能改善农民生活,而且能促进农业增产,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做贡献。退一步讲,即使办沼气只解决农民群众的生活燃料问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我国农村多数地区缺燃料,许多社员除了把分得的秸秆全部当作烧柴之外,还要花很多劳力去寻找柴草,花很多钱去买煤。办了沼气,农民群众不必再为燃料问题费力操心,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集中精力参加集体劳动。这是生产力的大解放。关心群众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快三十年了,许多地方农民群众的燃料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许多人还是“锅里不愁锅下愁”。对于这种状况,我们的一些同志难道可以熟视无睹吗?
在推广沼气的过程中,还要打破老一套的办法和思想。比如,在肥料和燃料问题上,只知道用秸秆沤肥或用秸秆还田做肥;只懂得烧柴草和煤炭,不懂得办沼气是对植物秸秆的科学的综合利用,这样做,既能取得气体燃料,又能得到肥分好、有机质丰富的农家肥。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我国的沼气建设事业还处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有关领导对这个新生事物应该满腔热情地支持,帮助它健康成长。有些同志对办沼气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调查研究,不具体分析,简单地认为办不得。其实,有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来自建池技术没过关,工程质量不好,材料不合要求,等等,这与沼气科学本身并无联系,这些问题也是不难解决的。
党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把沼气的制取利用作为扩大农用能源的重要项目之一,列入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部署”。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把大力推广农村沼气作为打好四个现代化第一个战役的重要内容提出。党中央和国务院是很重视农村沼气建设事业的。在新形势面前,各级领导机关要把推广沼气的工作提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以实际行动,把它抓紧抓好。只要各级领导重视,把有关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动起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讲求实效,稳步前进,我国农村沼气建设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