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和时间赛跑的英雄——记衡阳探矿机械厂工人周双年的先进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22
第2版()
专栏:

和时间赛跑的英雄
——记衡阳探矿机械厂工人周双年的先进事迹
在衡阳探矿机械厂二加工车间的“登山英雄”栏里,书写着一组醒目的字样:周双年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四千九百二十六个工时,为计划的百分之五百,相当于两年半的任务;从一九七六年以来,三年半时间做了十二年零三个月的活,质量合格率平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六。
这些数字,记录着周双年的艰苦劳动,反映了这位普通工人对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忠诚。

周双年是吃黄连长大的苦孩子。一九五六年,他参加了解放军。一九五九年复员来到衡阳探矿机械厂当车工。
进厂头几年,他一直保持着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工作积极主动,生活艰苦朴素。一九六二年,他结了婚,有了孩子。人口多了,生活发生困难,家务事越来越多。在一九六六年下半年以后,他看到不少人搞无政府主义,有些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挨批挨斗,心想:“当积极分子没得意思,还不如再买两口猪,多喂几只鸡,吃的穿的都不愁……”。于是,他就种起地,养起猪、鸭来了。闹得最起劲的时候,养了四只猪、两只狗,还有鸡、鸭、鹅、羊、兔、鸟等,大家称他是“八婆司令。”
车间主任是同他一起复员到厂的战友,经常找他谈心:复员的时候,连长和指导员一再对我们说:“回到地方,要好好干,起模范作用”。他回答说:“这有什么,八小时之外,又不犯法。”党支部书记也对他说:“你是工人,不是农民,开荒种地、养猪喂鸡不是本份。”许多老工人也来劝他。然而,象是给石狮子灌米汤——他滴水不进。
一九七五年,衡阳探矿机械厂整顿领导班子,并在广大职工中批判无政府主义。党支部为了帮助周双年提高觉悟,让他在车间大会上进行忆苦思甜。提起旧社会,那些被时间冲淡了的记忆,一闪一闪地涌现出来。他想起在扬风飘雪的寒冬里讨饭、睡在屋檐下的情景,摸摸腿上的伤疤,泪水止不住从两腮滚落下来。在会上,全国三八红旗手谭爱兰对周双年深情地说:“你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没有社会主义,穷根永远拔不掉!”在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下,他逐步转变过来,把自己的命运同社会主义拴在一起,毁了荒地,卖了“八婆”。
一九七五年七月,周双年以新的姿态出现在车间。在炎热的夏天,他大干巧干,完成了按工时定额相当于四个月的任务。有人不相信,把他加工的产品数了又数,一件不差;质量查了又查,挑不出毛病来。大家选他当了先进生产者。这一年,他完成了一年零七个月的任务。

一九七六年春天,天空布满了阴云。有人讽刺周双年是“‘唯生产力论’的奴仆。”甚至把他的记工本拿去撕了,车床刀架卡盘螺丝也被人偷偷地松开了。当时,他真想不通,为什么多干活还要挨骂。
他找到领导人,领导人鼓励他:“要分清是非,大干社会主义没有错。”他心里亮堂了,把新领来的记工本锁在工具柜里,把刀架和卡盘螺丝拧得紧紧的。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了,记工本上记录着:元月十七日,汽缸盖螺丝打孔一千三百个,完成任务的百分之五百;二月份上半月,每天上两班;三月十四日,提前完成全月任务;上半年完成了全年的工时定额。
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到车间,周双年心里乐开了花。为了把被“四人帮”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他开足马力,全速前进。这年十二月,他接受了泥浆泵下接头精车外圆、扩孔、车平面、攻丝、铰孔的加工任务。这五道工序,有两道要在别人的机床上加工。当时,厂里实行两班制,晚上十二点以后机床都空着。为了把时间错开,他从天明干到天黑,然后回家吃饭,睡一会觉。别人下班了,他又回到车间,一个人默默地工作着。这样,一个月干了八百个工时,按定额计算,相当于三个半月的工作量。难忘的一九七六年,他完成了两年零三个月的任务。
一九七七年,他越干越起劲,一年完成了三年半的任务。一九七八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奔得更欢了。这一年,他又创造了新纪录,一年干了四年的活。今年年初,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提出了“向一万一千个工时进军,完成四年半的任务。”

周双年既是生产标兵,又是革新能手。他说:“一天干十六个小时才两个班,要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多作贡献,非搞革新不行。”这几年,他搞了十多项技术革新,工效分别提高一至四倍。
原来泥浆泵进排水阀盖的加工工艺,是分两步进行的,先粗车,后精车,两道工序的交替时间要十五分钟。他想:“能不能将两刀改为一刀,把这十五分钟省下来呢?”他把车刀磨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进行试验。当他把两刀的吃刀量作为一刀车过去的时候,直冒青烟,刀子也打坏了。他把刀子的角度修改了一下,接着进行试车,冒青烟、打刀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车出来的产品平行度和光洁度都达不到图纸的要求。试验一次一次地失败了。有一天下夜班回家,他端起碗正要吃饭,突然脑子里跳出一个新的想法,便急忙放下饭碗,拔腿往厂里跑去。
来到车间,他把刀子磨成两个角,一前一后,前一个角粗车,后一个角精车。一试车,效果很好。班产由三十多件提高到八十多件。
他用过的一台小六角车床,每分钟转速一千至二千转以上,停车后,卡盘要两分钟才能停住。象这样的一两分钟,有的人就不在意,周双年可不这样想。他算了一笔细账:每个班在这台床子上加工一百件产品的话,就要浪费两个多小时,一年就不知不觉地跑掉两个多月。这是一个多么可观的时间数字啊!因此,他和另一位同志研究,在这台床子的主轴上加了一个刹车,停车后不到一分钟卡盘就停住了。
今年第一季度,周双年又实现了四项技术革新,提高工效一至四倍。以前,各种螺丝倒角每加工一个要夹松四次,辅助时间比加工时间还多,班产最多四百件。最近,他做了一种工具,产品放进去用不着夹松,并且把原来的一把刀改为三把刀,结果班产达到一千四百多件。二万三千六百件产品,原计划五十九天完成,他只用了十一天就干完了。
最近,周双年学习了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文件,决心下半年再完成两年半的生产任务,叫一九七九年顶上五年用,攀上与时间赛跑的新高峰。
本报通讯员 李威尧 左年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