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对领导干部补上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一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8-26
第3版()
专栏:

甘肃省委举办省地县第一把手学习班
对领导干部补上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一课
宋平同志针对部分干部的模糊认识,说:马克思主义讲的检验真理的实践,指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是千百万人的革命实践,决不能把它同实用主义者讲的“实践”、“有用即真理”混为一谈。如果不划清界限,就不能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
据新华社兰州八月二十四日电 中共甘肃省委最近举办省地县第一把手学习班,对领导干部补上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这一课。
甘肃省委认为,把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思想路线搞端正,是更好地贯彻三中全会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把全省各项工作搞上去的关键。这次学习班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于七月二十六日在省委党校开学的。全省十一个地(州、市)和八十个县(区)党委的第一把手参加了学习。省委第一书记宋平、省委书记杨植霖参加了学习并主持了学习班。
在学习班上,大家通过总结历史教训,回顾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形势发展,更加认清了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补课,端正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在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广大群众欢欣鼓舞,有的同志却畏首畏尾,犹豫观望。有的同志甚至怀疑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右了,解放思想是否出了格,发扬民主和落实政策是否过了头,有的人还把消极对待三中全会的方针,说成顶住了“右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主要原因还是思想路线不端正。他们看问题不是以实践为标准,而是以本本为标准,或以过去肯定过还是批判过等等为标准。
学习班中,各地、县委书记通过分析甘肃农业长期上不去的原因,更加认识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说,前些年,我们不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生产方针,而是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干。如不顾地区特点,片面强调以粮为纲,除了抓粮食外什么也不敢抓。结果,多种经营被挤掉,副业生产被禁止,牧业生产遭破坏。有的地方还搞种植安排一律化,部署生产一刀切,粮食没有搞上去,集体和社员收入也下降了。大家说,思想路线不端正,生产方针就不对头,路子必然越走越窄,办法肯定越搞越少。通过学习讨论,大家感到,从本地实际出发确定生产方针,门道就多,路子就宽。不论是山区、塬区,还是草原,不论是干旱地区,还是其他地区,各有各的特点和有利条件,生产潜力都很大。
宋平同志在学习班小结发言中,针对部分干部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说:马克思主义讲的检验真理的实践,指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是千百万人的革命实践,决不能把它同实用主义者讲的“实践”混为一谈。实用主义者也讲实践,但他们讲的是人们本身的“体验”和感觉,即主观的经验。林彪、“四人帮”都是实用主义者,对他们来说,“有用即真理”。为了篡党夺权的需要,他们任意歪曲历史,捏造事实,颠倒黑白。我们有些同志虽然不是实用主义者,但也深受这种流毒的影响,他们总结斗争经验,不是从群众的斗争实践中去总结哪些对,哪些错,而是从个人的利害得失出发,从自己的体验和感觉中,总结所谓的经验教训。比如,多年反右,就遇事“左”三分;因为怕挨整,就随风倒;路线多变,就信小道消息,看气候。还有一些同志,消极地接受经验教训,遇事不点头,不摇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都是实用主义的表现。如果不和实用主义划清界限,就不能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是非也就没有客观标准,因而也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宋平同志说,有的同志提出,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中全会只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能否证明是正确的?这反映了有些同志对三中全会精神从何而来还没有搞清楚。三中全会精神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总结了我们党和人民几十年的革命实践,特别是总结了近十几年来的实践才产生出来的,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是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因而它是正确的。当然,它还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有些方针、政策也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
宋平同志最后强调说,要坚持实践第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各级领导机关就要改变“收发室”的作风。不问实际情况照抄照转的作风,我们省、地、县各级都有。要改变这种作风,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对上级指示照抄照转,并不是真正执行上级指示,而是对上级一种怠工的最妙办法。我们要敢于根据实际情况办事,敢于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我们要搞四个现代化,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没有这种精神,是不行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