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潮白河的新河道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5-26
第2版()
专栏:

  潮白河的新河道上
辛拓
宝坻三区,在潮白河新河道的上游,现在正在修建一眼望不到头的南北两道大堤。堤里是来来往往担着土的民工;堤外是千万顷碧绿如茵的麦田,麦苗已经秀出了嫩穗,大田苗也满地青青了。民工们忙碌地劳作,就是为了保卫这富饶的土地。这是一件伟大的事业,是新中国建设的一角。负责整理潮白河下游工程的李光汉同志,在堤上对民工讲话的时候,曾经伸出了五个指头,说:“中央人民政府拿出了五千万斤小米来修这个工程,为的是叫百万人民吃的饱,数百万亩良田不再受水淹没;为的是叫几万灾民能够通过以工代赈挣到粮食,渡过灾荒。”
我到离新堤二里地的莲子营村时,农民王作田正在村边园子里锄着麦子,他高兴地说:“去年这村边高岗地里水还跟麦子一边高呢,大秋籽粒没收,今年有了这道埝可不怕了。”
由莲子营一直往西走,可以走到香河民工工段上。北堤修的最整齐最高的是四区,这是香河灾情最严重的一个区。四区民工的工作效率很高,平均一人一天可以挖土二点六公方。可以挣到六斤四两小米。他们用模范劳动获得的鲜红色的光荣旗,在堤上迎风飘扬着。堤上堤下每一个人都在紧张地忙碌着。
一天挖七公方半的“挖河英雄”徐瑞,他的名字在香河五千多民工中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领导下的互助组,一共九个人,每人每天挖土都合七公方多,能挣十五斤小米。他们说:“过年还吃的是麸子呢!要不是咱政府,那里去吃小米!”这是全体灾民的衷心话。
四月二十八日,太阳已落山了,我到朱家铺村边,通县四区黄厂铺村民工的伙房去。到那里,他们刚下工,正端着热腾腾的小米粥在喝,盆子里拌着绿生生的小葱。一个叫张廷禹的农民向我介绍他们的生活:一天三顿饭,白天干活是两顿干饭,晚上快休息了喝顿粥,一人一天摊上三斤小米。半个月来,他除了吃的已挣到八十多斤小米。他们领工资是由施工所发给特制的“河工粮票”,在民工家的所在区供销社领粮食,省去了民工自己运送粮食的困难。
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们象在其他工作中一样,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群众积极地完成任务。三河全县近五千民工,每日每人平均不过挖两公方土;可是该县六区刘辛庄民工组,在共产党员刘福山和青年团员刘振民带动下,每人每天平均挖到三公方。他们两个人在别的民工还没睡醒的时候,就把饭做熟了;晚上别人都收工了,他俩还得挑上十六、七挑土。就这样不但带动了全组,而且带动了马家河、李家河的全体民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