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一心奔四化——记纺织战线上几位领导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9-16
第2版()
专栏:

一心奔四化
——记纺织战线上几位领导干部
本报记者 赵培兰 毕月华
我们在上海、江苏几个老纺织基地采访,接触了纺织战线上一些领导干部。这些同志多数是五十岁上下,已经在纺织行业干了三十来年。为了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们熟悉业务,愿意学习,有的同志身体并不太好,但浑身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下面记述的是其中的几位同志,是这些同志模范事迹中的一鳞半爪。
群雁高飞头雁领
精通业务的上海嘉丰棉纺织厂党委书记梅寿椿
上海嘉丰棉纺织厂的工人说得好:群雁高飞头雁领,梅寿椿同志是我们的好领头人。
梅寿椿算得上是本厂生产的内行。他熟悉业务,领导生产很有办法,全厂上下,人人钦佩。大家说,复杂的事情,到了老梅手里,很快就能理出头绪;困难的问题,由老梅处理,很快能抓住关键。
就拿今年四月份纺纱车间改造二号风机这件事来说吧。改造二号风机,要影响细纱小组的工作。有同志说,风送少了,车间温度高,断头多,活不好做,至少一个细纱小组应该关车。有的同志不同意,说,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干快上,怎能关车呢?有的说,不关车,就降低车速……,一时间,举棋不定。车间召开会议,研究这一问题,老梅参加了。他同大家一块分析研究:当时供电充足,关一台风机,对车间的温、湿度影响不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既不降低生产,又能保证质量。问题迎刃而解了。
梅寿椿同志对生产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他熟悉机器,更熟悉人。粉碎“四人帮”后,他首先带领全厂职工,恢复被“四人帮”诬蔑为“修正主义货色”的“嘉丰风格”,恢复他们从实践中总结制订的一套规章制度。织布车间主任、工程师黄仲豫对工厂管理、技术都有一套经验,在他主持下拟定的制度很细、很好。文化大革命中批判说,他定的制度跟他的胡子一样多,给他扣上了“制度专家”的帽子。现在又要恢复这些被批判了的东西,他一时很犹疑,难下决心。老梅十分了解他,找他谈心,说:对文化大革命当中批错了的要一概纠正。过去的制度基本上是对的,少数有些问题是可以改进的。老梅实事求是的态度,鲜明的观点,使老黄豁然开朗。他振起精神,同车间的同志一块研究、恢复了必要的规章制度,产品质量稳步上升。
就是这样一个领头人,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顶着“走资派”的帽子,被批判、监督劳动了好几年。工人们永远忘不了:是老梅领导他们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织出了无疵布,首先取得了外贸部门的免检证书,受到周总理的表扬;是老梅领导他们,使嘉丰厂成为有名的信得过工厂,成为上海棉纺织行业的排头兵。就在老梅被批判、监督劳动,没有权力抓工作的时候,他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厂里要扩建三千二百锭子,他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参照国外先进经验,提出要搞成地下四条传送道、地面十个电子自动化配套的新车间,创国内第一流水平。厂里几百名工人的住房拥挤,他不顾各种责难,不怕疲劳,到处联系,终于为工厂建成了一批宽敞的新宿舍。工人们百思不得一解:这样一位好领头人,尽干实事,为什么老是有“罪”,老是受批判?有些好心人劝他:“人家不要你管了,你还这么积极卖力干啥?”梅寿椿同志笑笑说:“党教育了我这么多年,就得为党工作,只要我在这儿一天,就要工作一天。”他常常拿出珍藏了多年的周总理接见他的照片,看了又看,想了又想。他想,周总理一再勉励我们要为祖国多织布,织好布。工厂要是不生产,我们不织好布,能对得起党和人民吗?他遵照周总理的教诲,顶着邪风恶浪,为党为人民默默地工作。
“四人帮”粉碎了。一九七七年春天,上级公司党委宣布,任命梅寿椿为嘉丰棉纺织厂党委书记。工人们听了,十分高兴地说:“这就对了。”
干革命没有完了的时候
永不满足的常州市纺织工业局长沈达人
在纺织工业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常州市纺织工业局局长沈达人同志,介绍了常州纺织战线广大职工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后说:“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还很远。我们科学技术水平还不高,生产发展的速度还不快,与兄弟地区相比,品种花色落后于上海,针织和化纤产品单产水平差于无锡,漂白涤棉布的质量落后于北京,1620灯芯绒落后于天津,企业管理差于石家庄,科研革新不如南通。特别是我们局党委,领导水平和思想水平,还不能适应四个现代化提出的要求,我们决心奋战几年,使我市纺织工业生产的面貌再来一个新的变化。”常州纺织工业这几年步子迈得大,对国家贡献很大,但沈达人同志仍然严格要求自己,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
他经常跟周围的同志说:“一件事情可以说做完了,干革命永远没有完了的时候。”
沈达人作风踏实,办事认真,看得远,想得远。七十年代初,他就琢磨:要解决我国人民群众穿衣问题,一定要发展化纤产品。在他的组织领导下,没有几年功夫常州的化纤产品就已经成龙配套,产品品种二百多种。前年,在全国化纤产品评比会上,有十二种被评为优质产品。
哪里有新技术,哪里有先进经验,就组织人到那里学习,而且一定要学到手。这是沈达人同志一贯的做法。常州市纺织工业局经常是一个个产品调查,一个个评比,一个个改进,一个个验收。发现自己生产的2010印花绒布,不如青岛、上海出的产品好,就组织前后道工厂的有关人员,上青岛,去上海,学习取经。经过学习,反复研究,终于找到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产品质量很快提高了。外贸部门颁发了“信得过产品”合格证。现在,常州的灯芯绒坯布,已经有好几种得到了“信得过”证书。特细条灯芯绒成为全国一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荷花灯舞牌杂色灯芯绒荣获国家金质奖。
有一种微粒子印花,是近代印染工艺的一条新路,它使用一种微胶囊染料,具有一套多色的特殊效果,可以大大提高质量。国外生产这种产品的工厂也很少。沈达人同志说:“我们一定要学到手,搞出来”。局里把这个任务交给第四印染厂。全厂职工花了半年多的时间,经过二百多次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了。在国内试销很受欢迎,国外客商看了样品,立即定货。
在沈达人同志的带领下,常州市纺织工业局建立了“干部岗位责任制”,“干部劳动制”,“下厂办公制”,“二十四小时值班制”等十项制度,人人有明确职责,事事有明确要求,样样有明确标准。机关人员加强了责任感,都主动服务到基层。基层工厂的干部和工人高兴地说:“有这样的好领导,我们干活再累也心甘。”
孜孜不倦地传授经验技术
兢兢业业的上棉五厂工程师徐骏
上棉五厂的徐骏同志,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虚心向工人学习,坚持走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一直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去年,又被任命为副总工程师。
在上海,五棉的纱同嘉丰棉纺厂的布是齐名的。五棉的纱,这样出名,是同徐骏付出的艰巨劳动分不开的。
徐骏在工作中总要做到:自己掌握的经验、技术,让每个班组、每个工人都能掌握。去年第四季度,厂党委提出开展设备完好率、细纱断头合格率、三好产品、用户满意、标准品率都达到百分之百的“五个一百”活动。徐骏处处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己。细纱断头是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也是“五个一百”的主要关键。他紧紧抓住这个关键,摸清来龙去脉,把这一情况详细给前纺、细纱、运转、设备等各有关班组和个人讲清楚,让每个人都能掌握。十二月份,细纱断头合格率终于达到了百分之一百,稳定了大面积生产。
这个五十年的老厂,本来生产织布用纱,后来改为针织用纱。针织产品是纬编织物,工艺要求高。徐骏不怕困难,一次又一次到用户厂访问,用心收集工艺技术资料。他把这些技术资料编写出来,给大家讲课,并同工人一块操作,终于逐步掌握了生产针织用纱的工艺规律,生产出合乎标准的针织用纱。
徐骏身体有病,但他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总要和群众一起去做。今年一季度,工厂开二十班,一连三个星期天,他同工人一样上班。别人劝他休息,他说:我应该三个班都关心到才是!每逢产品质量不稳定时,他总是寝食不安。去年第四季度,为了把质量赶上去,他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地进行调查研究,同挡车工一块巡回,同保全工一起研究改进措施,直到合乎要求才罢。
任务重不推卸 矛盾多不回避
敢于负责的上海第十二棉纺织厂厂长陆国贤
上海第十二棉纺织厂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可是,现在很难找出老厂的痕迹。在车间里,从空中到地面,运输线路纵横交错,纱团、布卷在空中线路上来回移动。只见那饱满的棉卷,一团团自动落到精梳机的空位上,织好的布通过运输线路,一匹匹自动降落到验布工面前……。工人们说:“现在的活可比过去好做多了。”
说起这些变化,人们对这个厂的厂长兼总工程师陆国贤赞不绝口,都说:“厂里哪一项重大的革新成果都凝聚着老陆的心血!”
向老设备开刀,改变细纱设备高速度、小卷装的老路,走大卷装的路子,这在当时,全市还没有一家纺织厂搞过,思想阻力很大。老陆认为,搞四个现代化,不能靠吃现成饭,要敢于闯出一条新路。他在厂一级会议上,大胆提出要闯闯看。他同技术人员、老工人一块翻阅国外资料,一块研究探索。刚开始时,车速上不去。加上计算方法改变,单产水平从原来全市同行业第五名,一下降到倒数第五名。一些同志动摇了。有的把已经改进的机台又悄悄改回去了。面对着失败和挫折,老陆却是信心十足。他反复给大家做思想工作,宣传推广大卷装对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意义。后来,在细纱机上改装了变速装置,产量果然上来了。各道工序普遍推广了大卷装的先进技术后,每件纱用工由四点八降到三点四,做到了增产又减人。
陆国贤勇于闯新。他任务再重,从不推卸,矛盾再多,从不回避,什么事情只要他看准了,就下决心干。
过去,梳棉机车速慢、飞花多,工人做清洁时,飞絮遮目,两三步外就只见人影。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可是进行改革工程量大,时间长,技术问题一大堆,各种建筑材料又缺乏,搞不好会出问题。他想,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勇于实践,敢于改革。他征得厂党委的同意,把工程分为十四期,订出了扎扎实实的措施,有计划地集中人力,组织会战。四年半时间,梳棉机改造的十四项工程全部完成了。台时产量提高一倍多,机台和人员大大减少了,车间也变得十分宽敞明亮。工人们高兴地说:如果没有老陆这“三斧头”闯劲,休想搬掉车间里的“云雾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