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泰姬陵——世界七大建筑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9-16
第6版()
专栏:

泰姬陵
——世界七大建筑之一
王镛
在印度阿格拉城郊的叶木那河南岸,有一座洁白如雪的泰姬陵。她那倒映在澄碧池水里的皎洁身影,好象一朵雪白的荷花,凌波亭亭玉立。
那花木掩映下的无数个喷泉,正倾诉着莫卧儿王朝时代的传说……
慕玛泰姬·玛哈尔,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帝王沙杰罕宠爱的王后。一六三一年,玛哈尔陪同沙杰罕出巡时,死于布尔汉普尔,享年三十八岁。据说她临终前曾请求沙杰罕为她修建一座世界上空前壮丽的陵墓。沙杰罕遵照她的遗愿,为她修建陵墓。这座陵墓便因慕玛泰姬·玛哈尔的封号而得名,亦简称泰姬。
泰姬陵,这座埋葬着帝王和后妃之间爱情的陵墓,实际上是莫卧儿王朝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泰姬陵筹建期间,来自全印度、波斯、中亚细亚等地的建筑师,拟定了许多设计方案,而确定最后设计方案的名誉,归于土耳其建筑师乌斯塔德·伊萨等人。施工期间,每天雇用二万多名工人,也是来自全印度、波斯、中亚细亚等地的土木建筑工、圆顶装修工、石匠、镶嵌匠和书法家。泰姬陵的主体建筑从一六三二年动工,至一六四八年完工。如果算上附属建筑,费时共约二十二年。泰姬陵的建设者千辛万苦,把深山璞玉雕琢成这件艺术珍品。而今,泰姬陵被誉为印度的象征和骄傲,与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巴比伦空中花园、罗马大斗兽场、亚历山大墓和圣索菲亚教堂,并称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
泰姬陵以她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赢得了世界声誉。泰姬陵是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中卓然特立的姣姣者。从德里苏丹国时代开始,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便传入印度。莫卧儿王朝时代,波斯的影响盛极一时。泰姬陵显然深受波斯设拉子建筑风格的影响,而又有所变化和创新。
整个泰姬陵建筑群,对称工稳,结构严谨。这组建筑群外观宏伟,占有一块长方形面积,东西长约五百八十米,南北宽约三百零五米,围以红砂石围墙。陵园中央是一座白色大理石的正方形台基,每边长约九十五米,高约七米。台基之上是一座白色大理石的圆顶寝宫,寝宫底面积亦呈正方形,每边长约五十七米,四角墙壁略凹。寝宫连同台基高约七十四米。寝宫四壁各有一座三角拱腹的拱门,拱门旁侧,另有二十四座小拱门,每角六座,分双层排列。寝宫正上方有一面鼓状石座,承托着一个优雅匀称的圆顶。圆顶直径约十七米,顶端是一座金属小尖塔。寝宫屋脊周围有四座小圆顶凉亭,分布四角,环绕着中央的圆顶。台基四角耸立着四座白色大理石的三层尖塔。每座尖塔都高约四十二米,在塔顶可以俯瞰阿格拉全城。这种尖塔俗称叫拜楼,原是阿訇呼叫伊斯兰教信徒们向麦加圣地方向朝拜的塔楼,是伊斯兰教建筑特有的标志。上述主体建筑——台基、圆顶寝宫和四座尖塔,都前后左右一一对称;陵园东西两侧的附属建筑——两座红砂石的清真寺翼殿,也是彼此对称相应的。陵园前面的正方形花园,被中间一条缎带般的水池和两旁数条石径,切割成整整齐齐的花圃。花园正南方还有一座巍峨的红砂石墓门。所有这些对称形式,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组成了一支音调庄严和谐而又充满了幽情的乐曲。
泰姬陵的主体建筑具有几何图形的美。那台基的正方形,穹窿的圆形,墙壁的立视平面,门洞的三角拱形,和尖塔笔直的圆柱形,配合得十分巧妙。泰姬陵圆形的穹窿打破了正方形台基的单调,拱形的门洞又突破了平面墙壁的板滞,而台基四角四座直立的尖塔,则分散了圆形穹窿突兀凌空的压重感,增加了整个画面的丰满、均衡和协调。这些几何图形,把直线之美和曲线之美,单纯之美和错综之美,匀齐之美和参差之美,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了。
泰姬陵与一般的伊斯兰教砖石建筑相比,风格独具。沙杰罕朝代广泛采用大理石建筑宫殿和陵墓。泰姬陵的主要建筑材料——白色大理石,是从印度拉贾斯坦的马克拉纳采集运来的。这种纯白的大理石,色泽明丽,质地坚固,富有明净流丽、典雅圣洁的美感,在阳光照射下,泰姬陵就象雪山冰峰一样银辉耀眼。陵墓两侧那两座清真寺翼殿,基本是用阿格拉当地的红砂石筑成的,仅以大理石碎块点缀装潢。这两座红砂石的附属建筑,烘托着白色大理石的主体建筑,色彩对比鲜明,相映成趣。可惜,由于年长日久,受到工业和城市废气废烟的污染,如今的泰姬陵已经丧失了原有的洁白外表了。
泰姬陵与传统的印度教神庙建筑相比,风格迥异。如果说印度教神庙是古朴浑厚、雕饰繁丽的石刻,泰姬陵则是鲜润晶莹、镂刻精美的玉雕。不过,泰姬陵也吸收了印度教建筑艺术的某些优点,尤其在装饰的豪华富丽方面,体现了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与印度教建筑艺术的完美融合。
泰姬陵的装饰非常华丽细致,但不流于绮靡。在圆顶寝宫的拱门上,铭刻着《古兰经》的经文,镶嵌着贵重宝石的装饰性花边。走进拱门,犹如打开了金饰玉镶的宝奁,琳琅满目,光彩照人。寝宫内部呈八角形,共分五间宫室。中央一间大的宫室,由辐射状通路联接着其余四间宫室。宫室的门扉窗棂,都是白色大理石透雕的,筛进了外面的天然光线,室内明亮有如一座灯烛荧荧的圣殿。门扉窗棂上透雕的藤蔓花卉图案,以黄金作梗,翡翠为叶,红绿宝石、水晶、玛瑙等镶花。花纹制工精细,连小叶子的叶脉都清晰可辨。中间一扇门扉窗棂,雕刻得最为精美。据印度导游者介绍,这是出自中国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透过这扇灿若锦绣的门扉窗棂,可以窥见中印艺术交流之一斑。
中央宫室里最珍贵的一件工艺品,是一扇八角形的白色大理石透雕屏风。屏风上镶嵌着繁星般闪烁着奇光异彩的宝石。这扇屏风是在泰姬陵主体建筑完工之后雕制的,据说花费了十年时间。这扇屏风安放在一个墓穴下的慕玛泰姬·玛哈尔和沙杰罕的石棺旁。石棺上也布满了彩色宝石和浮雕。
一六五八年,沙杰罕的三子奥朗则布篡夺王位,把沙杰罕囚禁在阿格拉红堡里达八年之久。晚境凄凉的沙杰罕,日夜含泪凝望镶嵌在红堡走廊柱子上的一块反映出泰姬陵整个形影的水晶,郁郁而死。死后他便被附葬在泰姬陵内。今天的游客,登临阿格拉城堡,眺望泰姬陵,已没有沙杰罕的感伤情调,而只有对莫卧儿王朝劳动人民创造的不朽艺术杰作的欣赏和赞叹。(附图片)
印度泰姬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