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政策得人心 大旱出奇迹 安徽大灾之后县县丰收广大农民喜气洋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9-17
第1版()
专栏:

政策得人心 大旱出奇迹
安徽大灾之后县县丰收广大农民喜气洋洋
本报讯 记者许仲英报道:遭受一年大旱的安徽省农村,如今是一片丰收景象,社员喜气洋洋。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显示了党的政策的巨大威力。
从去年三月十二日到今年三月底,全省大部地区没下透雨。即使在往年多雨的夏季,许多地区也水库干涸,河流断水,我国五大河流之一的淮水也只剩下零点五的流量。这一年全省六千多万亩农田受灾,四百万人口的地区人畜缺水吃。旱情之重,百年未见。当时估计,即使搞好抗旱斗争,全省也会比上年减产五十亿斤粮食。实际情况是,去年全省小麦产量比历史最高水平多四亿斤,受旱最重的秋季作物也得到较好的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同正常年景差不多,比上年不是减产五十亿斤,而是仅仅少收了三亿斤稍多一些。去年秋天在大旱之中播种的小麦和油菜,今年夏天获得特大丰收。小麦比突破历史最高水平的去年又增产二十一亿斤以上,增长率为百分之三十二点二;油菜籽总产量为四亿三千五百多万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三点六。从皖北到皖南,县县丰收。不少社队夏粮比去年增长一倍到几倍,许多后进队一季翻了身。到八月底,全省收购的小麦比计划多六亿斤,油菜籽比计划多五千多万斤。
丰收以后,农民从集体分得的口粮等收入普遍增加。今年淮北地区农民分的小麦比去年人均增加四十多斤。濉溪县今年比去年的夏季收入增加一千四百一十六万多元,集体积累增加五百八十万元,预分口粮人均增加四十八斤七两,社员收入人均增加十一元三角四分。临泉县艾亭公社今年夏季比去年同期有“九增”,其中集体积累增一倍,社员现金收入增百分之五十七,口粮增百分之四十六。
今年早稻丰收已经定局,秋季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不少群众说:以往是大旱之后大饥荒,如今是,“奇旱出奇迹”,粮食堆满仓。四千万农民喜气洋洋,搞好社会主义集体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安徽遇到大旱以后,有的人冷嘲热讽,有的人幸灾乐祸,准备秋后看笑话。省委的领导同志说:“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怎样议论,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只要第一能促进生产,第二群众愿意干,第三符合党中央的精神,看准了就要坚决地干,干到底,不动摇。”省委就是以这样坚定的态度,教育和领导各级干部贯彻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从而把广大农民抗旱夺丰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前些年,“四人帮”在安徽的代理人,不顾农民死活,大搞瞎指挥,大搞浮夸,弄得队穷民困,怨声载道。去年遭受旱灾后,省委的领导同志有的深入重灾区,亲自指挥抗旱斗争,有的顶着烈日,跑几千公里路视察灾情,解决调拨救济粮款等方面的问题。还抽调几百辆汽车日夜送水给群众。吃水困难的定远县农民激动地说:“过去只听说过包公放粮,没听说过官家送水啊!”群众从内心感到共产党爱人民,社会主义国家是靠山,农村人心大定,集中力量投入抗旱斗争。
省委两项基本政策抓得好。第一项是给生产队自主权。生产队有了自主权,就能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组织集体力量,战胜灾害。江淮丘陵地区干旱,种不上水稻,许多生产队就多种小麦,今年这些地方不但没有出现夏荒,还向国家多交售小麦三亿斤。由于因地种植,花生多了起来,芝麻获得大丰收。去年全省收购芝麻一亿零二百万斤,比前年多收四千三百万斤。第二项是在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省委突出提倡实行联系产量的责任制。嘉山县横山公社队干部们说:过去安排生产靠队长,社员下地等队长,遇到难事找队长,小猪下田喊队长,少收粮食怨队长,队长实在难当;现在实行责任制,作业组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社员干活,大家各尽其能,队里的事好办多了!凡是实行了联系产量责任制的地方,社会主义集体生产的优越性和个人劳动的积极性一般都能充分发挥,既发展了集体经济,又增加了社员的收入。
去年秋天,旱情严重,许多地方无墒,季节又紧,麦子种不下去。省委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认为与其弃荒,不如让社员个人种上,因此除了重申社员利用“四旁”零星土地所种的小麦、蚕豆、蔬菜,谁种谁收以外,又规定了两项临时性的措施。仅江淮丘陵地区就扩种小麦二百多万亩。
安徽现在流行着一句话:“政策出粮食。”两年的实践,已经使更多的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党的三中全会确定的政策,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哪里认真执行这些政策,哪里生产就能大上;即使遇到较大自然灾害,也能较好地战胜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