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沟通产销的一条重要渠道——访成都市禽蛋批发交易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9-17
第2版()
专栏:

沟通产销的一条重要渠道
——访成都市禽蛋批发交易市场
成都周围各县,过去由于农村经济政策不落实,产销渠道不通畅,农民不能进城卖家禽,大城市依靠国家派购调拨,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要。今年随着农村生产形势的好转,四川省取消了派购家禽的做法,组织产销直接见面。一时间,集市上家禽增多,市场活跃。但是,一些离大城市较远的地方,农民的家禽卖不出来。另外,机关团体的食堂和饮食行业又不能上市采购。面对这个情况,成都市食品公司从今年二月起,恢复了禽蛋批发交易市场和禽蛋货栈,穿针引线,协助产销双方直接交易。交易方式多数是买卖双方直接议价成交,交易所以略低于当天集市贸易的价格挂出参考牌价,便于外地来的卖主了解行情。除了在交易市场上直接成交外,不论是买方或卖方,都可以委托货栈代办买卖、托运业务。到这里来参加交易的买卖双方,都感到很方便。
交易所的负责人说:过去收购家禽是由省食品公司按行政区划向各专区的分公司下达收购计划,专区再向下安排,收购以后层层上调,每经过一个环节就加一道费用。例如从温江专区调运母鸡到成都,要经过四五道环节,由于费用损耗过高,成都食品公司每经营一只鸡就要亏损八角至一元。现在各县积极放手收购家禽,在满足本地供应以后,直接运到成都交易市场,按略低于成都集市贸易的价格成交,一般产地经营单位都转亏为盈,还略有点赚头,管理水平高的单位,利润可更多一些。这个办法调动了产区农民的积极性,交易市场开办以来,上市的家禽比去年同期成倍增加。
从这个交易市场受到群众欢迎的事实,给我们一个启示:商品的经营和调拨,不能按行政区划办事,办商业也不能坐在家里等货上门。象家禽这样的鲜活商品,可以做到产销直接见面,经营其他商品也都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减少流转环节,努力降低费用,方便群众。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
本报通讯员 邓继英
本报记者 王一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