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开出清泉为后代——访维吾尔族掘井老人饶孜·哈斯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9-20
第2版()
专栏:

开出清泉为后代
——访维吾尔族掘井老人饶孜·哈斯木
饶孜·哈斯木今年七十四岁了,是天山南麓著名的坎儿井匠。五月下旬,记者来到他的家乡——哈密县柳树泉农场三堡大队时,心里想:老人从十四岁就下了井,到如今整整奋斗了六十个春秋,先后二十一次被农场、县、哈密地区评为劳动模范。这样一名誉满天山南麓的勋老,是怎样度着古稀之年呢?
一位社员把我们带到砂砾历历的戈壁滩,指着一个黑洞洞的井口说:“他就在下面。”
拴在辘轳上的粗麻绳把我们送到二十六米深的井底。从两盏冒着黑烟的油灯的淡淡亮光里,可以看到,暗渠高不过三尺多,宽不过一尺半,一般的人直不起腰,稍胖的人转不过身。一个泥糊糊的老汉在灯影下晃动,他只穿着单褂短裤,美丽的花帽上粘满泥巴,飘洒前胸的银灰色的胡须,半截被染成土褐色。他双膝跪在泥水里,曲伏着身子,用尖子(挖井的工具)哗啦哗啦地掏着,挖一阵儿,又同别人一块,把淤泥砂石一筐一筐地提到竖井,井口上的人再把泥筐绞上去。
“这就是饶孜大伯”。一个社员指着那位泥糊糊的老汉向我们介绍说,“他真不简单,经常一天干八个小时,突击的时候干了十二个小时还不肯上去。”
老人笑笑说:“没有人把血洒到井里,清泉就不会流到嘴里。”
这就是可尊敬的哈斯木老人。为了给子孙后代开出清泉,解放后,他一直奋战在地下。然而,正当他美滋滋地盘算着再开几道坎儿井,为绿洲增添新颜时,林彪、“四人帮”刮起的妖风吹到天山。大队领导班子靠边站,新起来的一班人分成几派,旗子朝升夕降。他们都把坎儿井宣布为“旧事物”。说那一套落后了,现在要骑“千里马”——挖机井。结果,二十多人,干了六个月,埋掉了三千块钱的物资,没有打出一滴水。坎儿井由于无人管理维护,明渠塌方严重,暗渠有几段被泥沙淤塞,竖井的井口失修。缺水的地里,庄稼旱死了,果树旱坏了。
老人心碎了!他象孩子似地在坎儿井上呜呜地哭。他独自跑到七八公里外砍来红柳条,编了三十多只装泥的筐子,又修好了辘轳、尖子和砍土镘。他一人下到井里,一筐一筐地清着淤泥。很多人被他的行动感动了,小青年库尔班与亚合甫两人跑来相助,他的儿女们也赶来帮忙,把七十多个井口、渠口,一一封严盖实。
从那时起,坎儿井“沉睡”了。
一九七五年年初,四届人大精神给天山带来春意。大队党支部坚决支持哈斯木复活坎儿井的要求,抽调了二十多个棒小伙子,同他一道清淤掏泥,清清的泉水引出来了。饶孜·哈斯木没有止步,又开始挖新井。这当儿,“四人帮”挥舞的批“唯生产力论”的大棒打在基层干部头上,有些人不敢到坎儿井干活了。留下的青年围着老人,问怎么办?他激愤地说:“咱们这个地方风多沙多,水就是希望,就是生命。我们为子孙后代挖井,多一滴水,多一分福,这有什么错?”青年们说:“就是没有错。你来当托乎奇(旗手)吧,我们跟着干!”老人说:“干!我这把骨头非埋在井下不可!”
“四人帮”这块淤沙烂泥终于被清除了,养育着人们的坎儿井又得到关心和重视。一个大胆的计划提出来了,要在流沙土质上挖新坎儿井。这里水很大,但土质松软,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饶孜·哈斯木把解放后出生的四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要是被砸死,你们一个接一个地上!”说完,提着尖子下了井。老人下去不久就被砸倒了。人们把他架到井口,他稍微喘口气,又下井接着干。他一连被砸倒几次。最后的一次最厉害,七十多岁的老人爬不起来了。几位和他岁数差不多的老汉说:“饶孜大哥,年龄不饶人啊,干点轻的,看看瓜地果园吧!”
他说:“我是鱼性子,一天也离不开水,离不开井。”
党支部书记走来。老人拉着他的手说:“我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但为了后代,我想多挖出一点水来。”
几天后,老人又重返坎儿井工地。他的须发愈变愈白,手中的尖子却未放下。去年隆冬,他脱去棉衣下井,上来时身上的烂泥冻成了冰。五月的戈壁火辣辣的,他提着水桶和泥修理井口,不肯休息。今年杏花开的时候,是他七十四岁生日,儿女们专为他做了饭菜,但他天不明就下了井。农场、县通知他参加英模大会,到处找,最后还是从井里把他拖上来的。
如今,老人辛勤的汗水化成了涓涓清流,三堡的坎儿井每天浇五十多亩地,水浇地由原来的九百多亩扩大到一千二百多亩。粮食总产去年超过五十万斤,平均每人一年吃粮五百多斤。过去十年没分配现金,去年每个劳动日一块一角钱。果园、苗圃增加到一百二十亩。戈壁上又新植了三万多株树。几年无水种瓜,去年种了六十亩,并获得丰收。有十多家社员盖了新房。人们的脸上又流露着希望和幸福的笑容!
本报记者 顾月忠 阿布列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