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读韩愈上宰相书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9-20
第4版()
专栏:

读韩愈上宰相书有感
吴滤
《古文观止》里有韩愈的两篇上宰相书,今天读来仍感很有意思;做信访工作的同志,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同志,看一看可能更有好处。
韩愈写这两封信的时候,看来还不很得志。先是他给宰相写了一封信、附上一篇文,想得到赏识和推举。不料信送上去,“凡十有九日,不得命。”用今天我们的情况来看,十九天没有答复,根本算不了回事,应该耐心等待。可是,古人的时间观念好象比我们还强一点,十九天没有回音,韩愈等不及了,又写了一封信,“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这就是《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不过,韩愈的命运并不好。积压来信的官僚主义者,看来确实是古已有之的。过了一个月,韩愈仍然没有得到回信。写信既然不能解决问题,他就“上访”,又被门卫赶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写了一封信,这就是《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崇儒,他主张君者出令,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如果不事其上,就要杀头。这当然是很反动的。韩愈上宰相书,也不过是为了捞个一官半职,这都不足为训。但是,作为一个散文家,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他的这两封信,从信访工作的角度来看,也是很能给人以启发的。
动以拯民水火之情,是韩愈前一封信里的中心意思。他说:遭水淹或火灾的人求救,在他周围的人“闻其声而见其事”,尽管平日有积怨,只要不到盼他死的程度,也会大声呼喊,“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韩愈把自己比作“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处境十分危急,不得不大声疾呼。这对韩愈来说,未免有点过于渲染。你不就是要做官吗?同水火何干!对今天的很多上访者来说,把他们比作在水火中呼救,倒是颇为贴切的。其中有的人蒙冤受屈十几载,现在又处于生活没有着落的绝境,有的连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真可谓“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为什么一般人见到拖儿带女的上访者往往表示同情,道理大概也在这里。可是,闻其声,见其事,能够“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的人,确实太少了。“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可以解决的问题始终不予解决的,又确实太多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做信访工作的同志,包括做落实政策工作的同志,以及各级领导同志想一想吗?假如我们都能把蒙冤受屈的上访者当作陷于水火之中的阶级兄弟,那么,不用“狂奔尽气”,只要稍辛苦一点,多跑点腿,多花点力气,很多案子恐怕早就解决了。
晓以周公吐握之理,是韩愈后一封信里的中心意思。相传周公急于见贤,“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用现在的话说,周公是很重视接待来访的,刚坐下来吃饭,有人来访,他马上把饭吐出来去接待,刚打了水洗头,有人来访,他马上把头发盘起来去接待,常常吃一顿饭要吐出来三次,洗一次头要盘三次发。韩愈用这个典故做了一大段文章。照他的说法,周公的时代,贤才皆已举用,四海皆已无虞,周公又有圣人之才,求见周公的人,不但不比周公高明,连周公周围的办事人员也不如,未必能给周公多少帮助,但周公仍然急切地接见他们,惟恐自己“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不得于天下之心。据此,韩愈推论,如果国家不是那么有条有理,自己也没有圣人之才,那么,仅仅勤于吐哺握发就不够了,应该“不暇食与沐”,连吃饭和沐浴都顾不上了才对。我们现在处于百废待举的时期,按理说应该采用韩愈“不暇食与沐”的标准,至少也采用周公“一食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标准,来要求各级领导同志。但是,我们宁可不用这样的标准,饭可以舒舒服服地吃,澡可以舒舒服服地洗,八小时工作时间里总应该抽出一点时间接待来访,给群众解决一点问题吧!我们是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除了人民的利益,我们没有任何私利。韩愈也罢,周公也罢,历来都不在我们眼里,难道我们不应该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吗?
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抽调一千多名干部,下去解决上访问题。这确实是个英明的决策。希望这个措施能有助于上访问题的解决,有助于领导作风的改进。如果我们的领导同志都有拯民水火之愿,又都有周公吐握之风,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