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从半支牙刷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9-21
第6版()
专栏:

从半支牙刷谈起
辛文
你听了准不敢相信:今天在苏联每两个人平均只有一支牙刷。但这可不是马路新闻,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是苏联官方人士当着千千万万苏联电视观众的面公开承认了的。
事情是这样的:八月二十五日,苏联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次专题座谈节目,专谈苏联市场上消费品匮乏问题。参加座谈会的除这项节目的主持者电视台政治评论员别凯托夫外,有苏联轻工业部长塔拉索夫、苏联食品工业部长列英、俄罗斯联邦轻工业部长康德拉季科夫和国家计委某局局长拉祖麦耶夫。他们的本意是要对苏联各地群众来信中提出的责难和抱怨作些答复和解释,以缓和一下群众的情绪。
有一封群众来信写道,“乌法市根本买不到牙刷,我刷牙用的是自制牙刷,不知道那些自己不会做牙刷的人该怎么办?”对此,苏联轻工业部长答复说,“现在全国年产一亿支牙刷。”电视评论员紧接着解释道:“这就是说,每两个人一年能得到一支牙刷或者一支牙刷每人要连续用两年。”换句话说,就是平均每人一年只能得到半支牙刷(苏联总人口是两亿五千万,就算它五千万人不刷牙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苏联工业生产能力不够吗?当然不是。是苏联有半数以上的人不愿刷牙吗?也不是。轻工业部长说:“近年来我们压根儿忘了这个问题。”
那末,有没有克里姆林宫时刻不忘,因而也不愁“缺货”的东西呢?有的,这就是军火武器。苏联生产的战略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不仅数量上世界第一,质量上也是名列前茅的。苏联的军费开支去年多达一千五百多亿美元,平均每个居民分担六百多美元。军费分摊六百美元,牙刷只能分到半支,这是怎样的讽刺啊!
倘若只是牙刷不够,一些人可以“自制”,另一些人可以不刷牙,还无伤大雅。但是,着穿黑线缝的白衣服,恐怕就太不雅观了。一封来自车里雅宾斯克的信埋怨,当地“白线和其他颜色的线无货,只有黑线卖。只好用黑线缝白衣服,成了怪物。而且毛线根本没有。”对这个问题,苏联轻工业部长的回答也算坦率。他说:“线是个问题……现在整个缝纫工业都遇到线的问题”。
苏联商业部长斯特鲁耶夫九月五日发表电视谈话时不得不承认:目前在苏联许多地方顾客时常买不到自己需要的和适合口胃的东西。象棉织品、麻织品、短袜、连脚裤、儿童用品、线、洗脸皂、牙刷、牙膏等都成了工业不能满足供应的短缺商品。这使得“许多城市和乡村排队现象严重”,“投机倒把”盛行。
号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苏联,每年生产一亿五千万吨钢、五亿多吨石油……经济力量不谓不大,它的各式各样的武器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而象牙刷、短袜这类日用生活必需品却长期不足。怎样解释这种强烈对照着的现实呢?这种畸形的现状是谁造成的呢?牙刷之类问题为什么被“压根儿忘记了”呢?对这些问题,苏联中央电视台座谈会的参加者们避而未答,也不可能作出象样的回答。还是让读者去作结论吧。
(据新华社北京
九月二十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