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从“少吃一口”到“多收一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0-11
第2版()
专栏:一事一议

从“少吃一口”到“多收一斗”
山东省汶上县 张福海
郭楼公社西李庄大队第四生产队,地处涝洼,土质特差,历年小麦亩产在二百斤上下,到去年为止,公共积累只有三万元(其中流动资金仅一千一百元),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很薄弱,低产穷队的面貌难改变。
去年秋季,这个队收获了七千斤大豆。是把大豆作为口粮分配,还是全部加工成饼肥(榨出的油分给群众)呢?队里意见分歧。队委会组织大家讨论,一起算了一笔帐:假使把全部大豆分作口粮,就没有优质肥往地里施,第二年小麦产量还是上不去;如果把这七千斤大豆进行加工,可出六千四百斤豆饼和六百斤豆油(每个社员可分三斤),把饼肥施到一百六十亩麦田里,每亩地合四十斤优质肥,最少能增产二百斤,总产能增加三万二千斤,社员口粮能增加一百斤,还能对国家有所贡献。队干部说:“下不了狠心打不了狼,花不了本钱收不着粮。今年每人少吃一口大豆,明年每人就能多收一斗小麦。”这么一讨论一算帐,绝大多数群众同意把大豆加工成豆饼和豆油。
“庄稼一枝花,肥料来当家。”今年这个队的小麦亩产一下跃到五百斤,社员麦季分口粮比去年同期增加一百二十斤,还交售给国家一部分粮食。
“头年少吃一口,来年多收一斗。”农村中这句俗语,生动、具体地说明了积累和分配的关系。
谁都明白,生产决定分配,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改善生活。要做到这一步,只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是不行的,必须不断扩大再生产。这就需要积累,增加生产投资,进行必要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改变不利的生产条件。富队要想更富,穷队要想变富,都得在生产有所发展的时候,注意适当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但是,积累和分配又是有矛盾的。历来的经验证明,不顾分配的过多积累,或者不要积累的分光吃光,都妨碍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因此,积累和分配的比例适当,极为要紧。特别是象西李庄四队这类穷队,长期吃粮水平低,分配难兑现,很需要休养生息,就更要注意妥善处理“多吃一口”还是“少吃一口”的矛盾。这个队的干部组织了一次“头年少吃一口,来年多收一斗”的讨论,引导社员树立勤俭办社的思想,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起来,适当地兼顾了改善社员生活和扩大再生产两个方面,一年就明显见效。他们的精神和经验,是很可贵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