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镁砖炼铜炉”——一个新创造的诞生与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5-30
第2版()
专栏:

  “镁砖炼铜炉”
——一个新创造的诞生与成长
华山
一、打破了“千五百年心血结晶”的日本陈规
在红五月访问沈阳冶炼厂,两周来我一直被一连串的生产捷报振奋着:铜电解的电流效率,在一周间从百分之九十三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六,超过了美国的技术标准(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电解铜的生产率因而超过伪满时期一倍半;一个工龄只有半年的技术人员,刚刚在“五一”提炼出来一种在世界上产量很小、用途很大的金属“铋”,十天后又解决了大量生产的技术困难;电解作业上不可缺少的脱铜剂“锌粉”,在中国从来是无法自造的,现在,也试验成功了。特别令人兴奋的是,诞生不到半年的镁砖炼铜炉,也在这时候度过了一个月来无法突破的难关。
这个由老工人和新技术人员共同创造的新炉,一出现便把炼铜产量提高一倍,压倒了向来被称为“日本冶铜界一千五百年来心血结晶”的“真吹炉”。可是一个多月以来,由于铜矿里的铁质太多,炉砖便沾满了铁,越沾越厚,无法清除,有的炉子的容量已经缩小了五分之四了。这个毛病恰恰是“真吹炉”所没有的。
“又要回到日本泥炉的老日子去吗?”从厂长到炉工都着急起来。正是这种考验着镁砖炉生死存废的困难,在红五月的第一个周末晚上一下子全被解决了。
半年以前,冶炼厂还是以“烟囱最高,生产最糟”,不能完成任务出名的:五天开炉,三天停工;一种事故可以重复发生十七次。弄得搬运工人到火车站去,也要悄悄摘下“沈冶”的证章,怕丢脸。
随便问问工人:“你们的生产是怎样转变过来的?”他们总喜欢说:“技术人员和工人一结合,劲儿就来了。”
去年十一月冶炼厂厂方提出“深入现场,解决问题”的管理方针以后,全厂便陆续出现了五十多件由技术人员和工人共同完成的重大技术改革,创造了“五一”以前完成半年生产计划的新纪录。镁砖炉的创造,就是冶炼厂技术与劳动结合的一个生动例子。
二、大烟囱下的小泥炉
去年四月,在“真吹炉”做了七年炉工的中年工人陈连高,向熔炼部提出一项建议:把提炼粗铜的泥炉改成镁砖炉。但是技术人员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真是胡来”,工程师说,“日本是真吹炉的老祖宗,到现在还是用泥做的!这是一千五百年来演变发展的结晶,不知耗废了历代多少专家的心血。能用镁砖还待你说!”
真吹炉的确自有妙处:炉壁是用黄泥和金银矿石糊成的。铜矿熔液里含有的铁质和金银矿石碰到一块,就变成一种叫做矽酸铁的渣子,浮在铜上,和铜分开了。这叫做“自然造渣”,不必另加配料,就能消除铁质。
可是毛病也出在这里:炉壁不断变成渣子。薄了,得赶紧用泥饼子往炉上补,里面减薄,外面加厚。这末炼上一两天,炉肚子就大出一半,说不定已经补成个歪鸭蛋的样子,还常常整块坍下来,弄得炉里的渣子比铜还要多。即使不坍,炉肚子也要大到炉座子无法盛下,炼一两炉铜就得拆炉,重修,好麻烦!
还有一个毛病:铜里含有铅质,得加热、加风,把铅化成气(氧化铅),才能吹掉。可是泥炉不结实,不能加大风。氧化铅一时吹不干净,便在铜溶液里滚上滚下,一碰到炉底的焦粉,就被焦粉把氧夺跑,又变成原来的铅了。这又得让热和风再氧化一次。这末变来变去,老除不干净。最讨厌的是铅比铜重,常常沉下去就不出来,有时把炉底也钻透了,非常危险。
耗费人工,产量不大,不能炼铅质多的“难矿”。——这就是真吹炉无法克服的缺点。所以日本国内在三十三年前就开始采用世界上通用的新式转炉了。可是日寇在十三年前修建这冶炼厂时,却照旧用的泥炉子。耗费人工,敌人就在厂外修了一座监狱,把中国人抓进去,每天赶他们进厂做工。真吹炉不能炼“难矿”,敌人就净挑好矿开采,挖的这里一个洞,那里一个洞,把好好的矿山给糟塌了。在工厂林立的沈阳,那里烟囱最高那里就是冶炼厂。你绝想不到蹲在这座巨型烟囱下的,却是小坟包似的一排泥炉。光从这些大烟囱下的小泥炉,就可以看到掠夺中国资源和人力的殖民地工业是怎样蹩脚的。炉工陈连高越看越不顺眼,解放后就想改造泥炉。
“翻了身,得有个翻身的劲头。”他想。有一次,他猛看见铜鼓风炉的前床是镁砖的,就想能不能用镁砖造炉呢?每逢修造泥炉,他便偷偷地把几块镁砖加到炉壁上,炼完铜后再拆下来看。一连试了四次,镁砖还是好好的。心里有了把握,便向上级提出来。
三、是什么埋没了劳动创造才能?
冶炼厂原来的技术人员,起初也和其他新解放的厂子一样,从来是瞧不起工人的。有些技术人员说:“大字不识,累死算到了头。懂啥?”陈连高一个建议,他们便十个不行:“朝鲜早试验过了,就是炼不出铜来。”“日本技术那样高还是泥的哩!”陈连高不服气地说:“日本没翻身,咱怎么就翻身了?他们干不来,就保险咱也干不好?”厂长是老解放区干部,他就要求把意见反映上去。
当时厂里的生产,一连四个月只完成任务百分之七十七,东北工业部和厂长都很着急,因为铜对军事工业和电气设备工业都非常重要。可是,怎样才能搞好生产,意见就不同了。工业部认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关键如像动力部门的水、电、风和心脏部门熔炼炉等,长期效率不高,出了事故厂长还不知道,知道了也不检查;甚至接错电流阴阳这样极简单的事故,也会重复发生三次。可是厂长却认为“这不是管理问题而是技术问题”。有事情只找技术人员开会,技术人员摇头,他也摇头。管他十七天发生四十八次事故,“不懂技术什么也白搭”,他宁可关在办公室里读技术理论书,对工人提出的二百条改进意见根本不去睬理。弄得三百多工人吃闲饭没人过问,遍地乱丢的铜精矿把水沟也染黄了。
陈连高的造炉建议到了厂部,就叫八个大字批驳回来:“精神很好,暂不试验。”理由是“工程师都说不行”。
陈连高气的不行,打算自己掏工资买镁砖来试验,可是,一打听价钱,不吃饭光买砖也得八年工资,于是只好把事情搁下来了。——脱离群众空谈技术的官僚主义,就是这样埋没了劳动创造才能的。
(未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