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学费”与浪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0-13
第6版()
专栏:

“学费”与浪费
石工
在经济建设中,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造成了损失,有一种说法,叫做“交学费”。有的工作我们没有做过,缺乏经验,有时难免出错,是得交点“学费”。
但是,我们没有经验过的事情,是不是一定都得付出“学费”呢?有些事情前人已经交过“学费”,殷鉴不远,我们难道非得重蹈覆辙,再交“学费”吗?象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初期,曾经出现过不管地质情况如何,盲目开矿,因而吃了不少苦头的问题。早在一九○三年鲁迅先生就告诫我们:“不知地质,无以知矿产。”一九二三年美国出版的一本著作中也写下了他们的教训:“美国常有贸然劝人开采石油之投机家,彼初无何种可恃之根据,而特以人为牺牲耳”。进行建设,需要注意地质条件,我国明代吕坤曾在《实政录》中记述:“仓屋地基须掘地实筑有石者”;清人魏源总结筑城经验:要挖到基岩硬土才能承重,“浮泥松沙,必垦令尽”。明朝嘉靖年间,浙东兴修水坝,主持其事的地方官汤绍恩还知道募善水者潜泳调查,找到那种两山夹峙并有“石脉横亘两山间”的地方来筑坝。
显然,我们有些同志对前人用血汗换来的宝贵经验,或者不甚了了,或者熟视无睹。因此,才会干出那种所谓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甚至不勘探就施工的蠢事!这些人视地质勘探工作为可有可无,不顾地质条件如何,单凭主观意志蛮干,其结果只能是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譬如矿山工程在开工后才发现矿量不足,不得不缩小规模,甚至停建;大坝在部分建成后,因基础不稳固,不得不毁掉另觅坝址;厂房在兴修后因地基下沉、滑动,不得不耗费大量物资人力去补救;凡此种种,造成的损失巨大,仅用“交学费”来解释,难道就可以交代得过去么?
有了自己的直接经验,似乎可以吸取教训,变得聪明一点了吧?可惜也不是都作到了。请看一九五八年四月十八日《人民日报》的一则报道:新疆一些地区,由于过量灌溉,提高了地下水位,造成了严重的土地盐碱化。这本是人类过去多次遇到的问题,现在又有了实际的教训,学费可说交足了吧?然而,事隔二十年,一九七八年十月十日,还是《人民日报》报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又因为灌溉过量,加上在原来起排水作用的河道上筑坝淤田,堵死了水的出路,地下水位升高,致使土地盐碱化逐年加重,患了难治的“水鼓症”。当然,在报道的时候,问题正在解决。但是为什么新疆有过的教训内蒙古还要重犯呢?在我们和自然的斗争中,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仍不去吸取教训,这就不是什么“交学费”,而是不能容忍的浪费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