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周恩来同志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0-14
第4版()
专栏:巴黎通讯

周恩来同志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新华社记者 姚云
在巴黎市南部的意大利广场,有九条马路向外辐射。其中最小的一条叫戈德弗鲁瓦街,长一百多米。街上有一所小旅馆,名称就叫“戈德弗鲁瓦旅馆”。这是一座只有三层楼的老房子,乳黄色的墙壁,洁白的窗框,外表简朴。这就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的所在地,也是周恩来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走进这个旅馆,经过小小的门房,沿着狭小的楼梯到第三层,左首迎面的十六号,就是当年周恩来同志居住的房间。门很矮,也窄。打开房门一看,斗室一间,面积大约只有四点五平方米。有一个窗户,可以俯视下面的小院。室内除了放一张单人床、一张小桌子之外,再也容不下多少东西了。房门外,有一个老式的水龙头,只见铜绿斑斑,早已废置不用了。旅馆的经理说:“周恩来肯定在这里取过水。”
当年,周恩来同志为了开展革命工作,宣传革命道理,在这间斗室中,写下了许多文章。当时仅在天津《益世报》上登载的周恩来同志写的旅欧通讯就达三十多万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这间房子里写的。
从一九二○年末到一九二四年夏,周恩来同志在法国和德国居住了三年多。他是同到法国勤工俭学的一千五百多名学生一起远涉重洋,来到欧洲的。在这以前,他已经去过日本“寻求新思潮”,并且是天津进步学生运动和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对马克思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作了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他到法国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进一步学习革命理论,寻求根本改造中国的道路。因此,到达法国以后,他就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列主义书籍和进步报刊,考察当时的国际阶级斗争和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在华工和勤工俭学学生聚居的地区从事革命活动,同时奔走于欧洲国家之间,开展革命工作。他在雷诺汽车厂等工厂当过工人,象不少勤工俭学的学生一样,往往只靠啃面包、喝凉水度日。在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他经常到华工和勤工俭学学生集中地区的咖啡馆演说,宣传革命真理,驳斥和揭露反动派的谬论。听过他讲演的人还记得,周恩来同志的讲话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因此,在他讲话时总是掌声不断,他的讲话给在座的华工和勤工俭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同志和蔡和森、赵世炎、陈延年等同志一起领导了当时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多次革命斗争。一九二一年二月,勤工俭学学生为了维护“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向当时北洋政府的驻法公使馆示威。周恩来同志当时写了一篇两万多字的通讯,于当年五月在天津《益世报》连载十天,题为《留法勤工俭学生之大波澜》,翔实地报道了这场斗争的始末,分析原委,使国内能全面了解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处境和斗争。同年六月,周恩来同志从报纸上发现了北洋政府以丧权辱国的条件向法国秘密借款的消息后,立即公开揭露,并且联合巴黎和全法国的华侨团体,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借款斗争。他多次组织集会,筹划斗争方案,带领大家散发传单,把拒绝借款决议案用法文印出一千多份,分送法国上层人士和报界,还连续撰写通讯,投寄国内报纸发表,动员国内舆论声援,终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一九二一年九月,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又展开了夺回被中国官僚把持、排斥勤工俭学学生的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学生们从巴黎赶到里昂,进占这所学校的校舍,但中国反动官僚勾结法国当局拘捕了一百多名勤工俭学学生,把他们遣送回国。周恩来同志满腔悲愤地写了题为《勤工俭学生在法最后之命运》的通讯,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北洋政府驻法公使陈箓对学生们的阴谋陷害,为勤工俭学学生伸张正义。
经过在法国一年的学习和斗争实践,周恩来同志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他在写给天津“觉悟社”成员的信中指出,他到欧洲后“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而现在我已得有坚决的信心了”。他说:“我们当信共产主义的原理和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两大原则,而实行的手段则当因时制宜。”他表示:“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一九二二年,周恩来同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的六月和八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曾称“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相继成立。周恩来同志和赵世炎、陈延年等同志都担负领导工作。周恩来同志曾在一九二二年初去德国,一九二三年二月以后,他又回到巴黎,专做党团工作。
在组织初建阶段,周恩来同志十分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他强调“共产主义的教育工作”,强调党的工作要“特别注意于宣传主义,吸收同志”。因此,旅欧总支部成立后,首先出版了理论性月刊《少年》,到一九二四年改出《赤光》半月刊。周恩来同志经常为这两个刊物写稿,他还直接领导过《赤光》的工作。记者在巴黎收集到十多期《赤光》的复制件,其中就刊载了周恩来同志用“伍豪”、“恩来”、“飞飞”、“翔宇”等笔名写的文章二十多篇。这些文章,有的论述国际局势,有的分析中国国内政治问题,更有不少是揭露帝国主义压迫欺凌中国的罪行。周恩来同志在《赤光》第二期(一九二四年二月十五日出版)上以“伍豪”为笔名所写的《革命救国论》,尤其值得注意。这篇文章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敌、友、我三方力量,以及构成中国革命动力的革命势力,是对这一革命基本问题论述较早的一篇论文。《赤光》半月刊刊登的文章短小精悍,战斗性强,发行的范围比《少年》月刊更广。这个油印刊物曾由邓小平同志刻印,字迹工整清秀,版式素洁简雅,很受读者赞赏。邓小平同志因此曾被同志们誉为“油印博士”。
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周恩来同志当时还主持巴黎中国书报社的工作。这个书报社专门经销中国国内出版的《新青年》、《响导周报》等进步期刊和宣传马列主义的书籍,以扩大革命的影响。《赤光》半月刊经常登载这个书报社关于新书刊运到的广告,通知读者写信到“巴黎第十三区第九号邮箱周恩来先生(用法文缩写)”处购买。
周恩来同志在法国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当时法国警察当局的注意。记者在法国国家档案馆查阅资料时,看到当时法国内政部的档案中有许多调查中国勤工俭学学生情况和他们从事的革命活动的材料。其中有一件是内政部安全局长致警察总监的机密公文,文内要求后者呈报周恩来同志和另一位勤工俭学学生的情况,准备加以驱逐。这个文件是一九二五年一月八日发出的。其实,这时周恩来同志早已离开法国,回到中国进行革命工作了。
周恩来同志在法国居住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这一期间,他已经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真理,发展党的组织和培养教育党员干部,团结华工和勤工俭学学生进行革命斗争,做了大量工作。在这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周恩来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为捍卫世界和平,促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团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丰功伟绩不仅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永志不忘,同时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尊敬和推崇。
为了纪念周恩来同志,在法国政府的倡议下,巴黎市政府即将在他居住过的“戈德弗鲁瓦旅馆”挂纪念牌。这体现了法国政府和人民对周恩来同志的敬意和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巴黎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在这里发源。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在这里创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在这里居住和从事过革命活动。周恩来同志纪念牌的建立,为中法人民之间的革命友谊树立了一座永久的丰碑,也为巴黎这个世界名城增添了新的荣誉和光彩。
(附图片)
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的《赤光》社所在地——距巴黎十二公里的加雷讷——科隆贝市波安特街三十九号(现改名为:梅特里克街)。周恩来同志曾领导过《赤光》社的工作,并经常为《赤光》半月刊写稿。
新华社记者 姚云摄
《赤光》半月刊的封面(左)和封二(右)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