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访马克思故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0-21
第6版()
专栏:

访马克思故居
胡君亶
在蒙蒙细雨中,我们来到了渴望已久的特里尔城。
特里尔,这座位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部的小城,离卢森堡仅三十公里,是一座山青水秀、气候宜人的文化古城。
在离蓝色的摩泽尔河不远的地方,在特里尔市中心附近的布吕肯大街,我们特意去造访一座旧式的两层楼建筑——卡尔·马克思之家。
短短两小时的参观,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不论是马克思那幅穿着长大礼服的全身照片,还是那间诞生了马克思的小房间,那张有些发黄的、上面有马克思父亲签名的马克思的出生证,一切都是那样亲切、那样令人激动,引起人们的联翩遐想……
好客的主人、马克思研究所的所长陪同我们参观,向我们介绍了马克思之家的历史。
原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特里尔的这座马克思故居根本无人知晓。找到这幢小楼是很不容易的。人们从一八一八年的一张特里尔的旧报纸上发现了一则广告,上面写着:“我于五月一日迁往佩耶尔夫人的住所,布吕克尔巷六十四号,马克思律师启”,才找到了这座住所。
一九○四年,即发现马克思诞生之家的那一年,特里尔的工人运动成立了一个“建筑和手工业合作社”,并买下了这座房子的邻屋。随着特里尔市的社会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日益增强,建立马克思纪念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一年,在特里尔的有才能的建筑师古斯塔夫·卡塞尔指导下,对这座原来是两层楼的房屋进行了修复,修复后呈现出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连接着后面的建筑物的是一个漂亮的法国式的小花园。
一九三一年五月五日,卡尔·马克思之家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博物馆开放。但是由于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种种困难,马克思之家的正式的开幕式却无法举行。一九三二年九月,当时的特里尔社会民主主义《民卫报》出版社和编辑部迁入这所房子。然而,由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一次反纳粹的群众大会,使得《民卫报》于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七日被禁止发行。
令人忿慨的是,卡尔·马克思诞生之家竟被希特勒的纳粹党占据了。一九三三年五月初,纳粹党的《国家新闻报》的地方编辑部搬入该屋,还办起了一座印刷所。根据一九三三年的所谓《人民和国家公敌之财产没收法》,这所房屋在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五日被没收充公。
主人此时心情激动,却又兴致勃勃地讲下去:在战争结束后的一九四六年开始着手进行马克思之家的重建工作,使这所在战争中惨遭破坏的房屋得以修复,于一九四七年五月五日作为卡尔·马克思之家正式开放。
战后,千千万万的人,德国人和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外国人,怀着对伟大革命导师的敬意,怀着对他的深切感激之情,络绎不绝地来到特里尔瞻仰马克思的故居。
从一九六七年起,弗里德利希·艾伯特基金会的朋友们接管了这所房屋,并把它变成一座博物馆。同时创办了一个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所,建起了一个专门性的图书馆。
如今,这里特别吸引人们的是它所珍藏的各种版本《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主人自豪地告诉我们:卡尔·马克思之家是珍藏各种国际版本的最大收集者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珍藏有世间罕见的马克思著作的第一版和一九○○年以前出版的各个版本。主人还给我们看了世界稀有的马克思的手稿,以及马克思两本亲笔的诗集:一本是在一八三七年献给他父亲的,另一本是在一八三九年献给他的未婚妻燕妮的。当我们看到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的第一版和各种译本时,我们再一次为伟大的马克思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以及他对全人类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而深深敬佩。
几经历史变迁,卡尔·马克思诞生之家已经变成了一所科学博物馆,包括图书馆和一个研究所。这里有大约二十万册书籍杂志和大量的文献资料,供阅览者和科学工作者使用。这个研究所的研究重点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倍倍尔、李卜克内西等著名的社会主义者的生平和著作。这个博物馆与东西方各国的重要研究中心保持着经常性联系,经常有几十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在里面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著作、查考资料文献。因此,这座卡尔·马克思之家所起的作用和所受到的重视,已经远远超越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界。
外面,仍然是细雨蒙蒙。当我们告别热情的主人,离开这座博物馆时,马克思诞生的那个小房间久久留在我的脑海里。布吕肯大街宁静而安详地沐浴在丝丝细雨中。我们漫步在特里尔市大教堂前,仔细端详着黑门的古罗马式建筑,眺望着远处的横跨摩泽尔河的大桥,脑海里又浮现出参观时看到的马克思的出生证、马克思照片以及那个永垂史册的小房间……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全世界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导师啊!是您,为人类写出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这样划时代的不朽巨著;是您,指引着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的未来!
特里尔市的马克思之家,你是世界劳动人民的不朽遗产,你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永远珍视的宝藏!(附图片)
马克思诞生的地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