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农民看见了好处——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后晋县东赵庄大队算的几笔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0-26
第2版()
专栏:

农民看见了好处
——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后晋县东赵庄大队算的几笔账
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会给农民带来多大好处?河北省晋县马于公社东赵庄大队的农民扳着指头、拨着算盘,细细地算了一笔账:今年全大队计划交售三十一万斤粮食,其中超购部分为二十一万斤。按粮食统购价格提高百分之二十、超购加价百分之五十计算,可比提价前增加收入两万一千九百七十五元;棉花就打交售八万一千斤,其中超购部分为一万零四百斤,按棉花统购价格提高百分之二十(包括百分之五的价外补贴)、超购加价百分之三十计算,可比提价前增加收入两万一千九百四十六元;生猪今年计划交售四百六十九头、鸡蛋交售三千四百斤,按提高后的收购价格,可比提价前增加收入八千九百七十九元。粮、棉、猪、蛋四项总计可增加收入五万二千九百元,全大队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受益二十四点九五元。算完这笔账,大伙乐呵呵地说:党中央关怀俺们农民,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好处,俺们看得见。
近十几年来,由于农产品收购价格低,农民得到的物质利益很少。加上一些农用物资质次价高,不少社队增产不能增收,农民生活水平还很低。东赵庄大队就是一个例证。一九七一年全大队粮食总产一百一十七万多斤,交售给国家十六万二千多斤,棉花总产五万九千多斤,交售五万多斤;以后粮食和棉花的总产和交售量逐年增加,但每个劳动日的工值,从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八年始终保持在五角五分左右。加上农业人口增加的因素,全大队每个农业人口平均生活水平七年间才增加了十来元。
东赵庄大队为什么长期以来增产不能相应地增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调整得很少、很小。相反,不少农用生产资料的销售价格涨了,质量下降了,造成农副业生产成本普遍增高。
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三年时间里,国家在经济开始有了好转的情况下,下决心拿出相当大数量的财政资金来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给农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广大农民真正是从心眼里拍手叫好!东赵庄大队的农民说:俺庄稼人靠种地养活一家老小,这次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俺的日子就宽裕一些了。
农民看见了好处,觉得种地有了奔头,搞好生产的积极性就迸发出来了。晋县是个产棉区,一九七三年全县皮棉平均亩产过百斤,但近两、三年来,农民不大愿意种棉花了,觉得赔本。实行新的棉花收购价格以后,东赵庄大队的农民种棉花的积极性就高起来了。今年,他们加强科学种田,精心管好棉田的每一个环节,战胜不利因素夺得了高产。
从东赵庄大队农民算的几笔账,可以看出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给亿万农民带来的好处。据初步算账,晋县今年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可增加收入二十多元。如果把国家在这次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中多投放的资金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可买铁牛五十五马力拖拉机(带斗、犁)三百七十八台,或十二马力柴油机一千八百九十二台、氮肥二万零二十五吨、农药六千零五十三吨。看现在,想过去,一些老贫农感动地说:“党中央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决定真是英明啊!”
王宝明 黄文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