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云南省地质局党组联系实际学习叶剑英同志的讲话 分析典型 消除疑虑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0-29
第4版()
专栏:

云南省地质局党组联系实际学习叶剑英同志的讲话
分析典型 消除疑虑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新华社昆明十月二十七日电 云南省地质局党组联系实际学习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推动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
这个局的工程师戴恒贵曾被错定为“右派分子”和“历史反革命”,今年得到改正和平反,被提升为地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庆前夕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国务院嘉奖。大多数同志认为这是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生动体现,受到很大鼓舞。但也有人议论说:“那么多好人不评,为什么专选他?”“他的表现就那么好?贡献就那么大?”有的人还认为这样做“过头了”,“以前踩在地下,现在捧到天上”,是走两个“极端”。
究竟该怎样看待这件事?国庆刚过,局党组就召开学习讨论会和有基层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先是逐段地阅读和议论叶剑英同志的讲话,领会精神实质,然后,大家围绕“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这个中心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家认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四化建设为中心,为这个中心服务,绝不能再搞林彪、“四人帮”搞的那套“空头政治”了。要实现四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充分调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对他们的工作做出正确的评价,逐项落实好对技术人员的各项政策。大家自然地联想到戴恒贵的问题,最后从三方面统一了认识:
一是分析他前些年错戴的“两顶帽子”,打碎人为的阶级斗争桎梏。许多同志说,一九五八年初,戴恒贵是在党委召开的座谈会上,对如何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技术人员,加强技术管理,向队领导提了几条意见,就被“补划”为右派分子,本人作过交代的一般历史问题也被翻出来,戴上“历史反革命”帽子。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现在,为他作了改正和平反,就不能留任何有形和无形的“尾巴”,应该一视同仁,和别的同志一样对待。
二是弄清怎样才算政治表现好。戴恒贵在被错划为右派以前就是劳动模范,戴上“两顶帽子”后,他始终坚信党的领导,坚信历史会作出公正判断,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全心全意做好工作。这样一分析,大家认为,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这就是热爱党,有为社会主义建设献身的精神,就是最好的政治表现。
三是怎样看待技术人员的劳动成果。长期以来,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毒害下,有些同志在思想上至今还把技术人员排除在工人阶级之外,认为劳动模范只能从先进工人中挑选,知识分子没有份。讨论中不少同志指出,地质技术人员长年累月在野外工作,爬山涉水搜集资料,研究情况,指导找矿,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三十年来,戴恒贵刻苦钻研业务,转战四川、贵州、云南的十四个矿区,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主持编写了二十多份地质报告。比劳动,比贡献,都说明他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
澄清了这三个问题,原来有不同看法的同志也认识到,评选戴恒贵当劳动模范,正是恢复和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绝不是什么走“极端”。相反,只有这样做,才能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把各方面力量都统一到四化建设上来。
粉碎“四人帮”以后,云南地质局陆续恢复了三十七名老工程师的职称,新提拔了一百四十二名工程师,六十二名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了地质队和工厂的领导职务。通过学习叶剑英同志讲话,局党组回顾前段时间的工作,更加坚定了信心。但是,他们也看到,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的领导对遭到错划错斗、经过改正和平反的同志,总是另眼看待,不敢大胆使用,思想上的禁区还没有完全打开。局党组决心通过组织好学习叶剑英同志的讲话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十月中旬,局领导机关学习一结束,他们先是仔细研究了基层单位上报来的材料,批准从技术人员中再提升四十二名工程师。接着,由局领导同志、处室负责人和机关干部组成三个工作组,深入到十多个野外地质队,同职工一起学习叶剑英同志讲话,继续调查、解决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