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晋级考试怎么考,考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03
第3版()
专栏:探讨与研究

晋级考试怎么考,考什么?
编者按:鞍钢对技术人员晋级采取考试的办法,这个方向应该肯定。具体做法,需要依靠群众,特别是广大技术人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使它逐步完善。为此,我们在这里发表任万年同志的来信和记者的调查汇报,目的是引起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在征求意见时,有的同志不同意发表这组稿件。我们认为,作为一种研究探讨,发表出来有益无害,可以促进不同意见的“争鸣”。只有树立这种风气,才能帮助有关部门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人民日报编辑部:
去年鞍钢进行了一次工程师晋级考试,今年又要进行第二次。我认为这种考试有名无实,曾写过一封信给鞍钢党委。今又给鞍钢党委第二次写信,并把它寄给你们,希望你们给予必要的帮助,把它发表出来,引起大家的讨论。
鞍钢运输部电车修理厂技术员 任万年
给鞍钢党委的公开信鞍钢党委尊敬的各位领导:
筹备已久的工程师晋级考试第二次大考又要开场了。据说参加这次考试的是具有二十年“中专”毕业资历和十五年“大专”毕业资历的考生。估计平均年龄应在四十岁左右。这可谓世界罕见的空前壮举,难怪上次考试完毕,报界有那么大的举动。
你看,让这些饱经林彪、“四人帮”迫害的四十多岁的半大老头子,关起门来,去复习二十多年前他们学过的书本,象小学生一样,去参加所谓“基础理论”测验。看来似乎无可非议,想当工程师,哪能不懂得些科学!稍一推敲,便觉得荒唐。中专毕业的学生学过二十几门课,大专毕业的学生学过三十几门课,这些总起来说,是为他们毕业后从事各项科技工作奠定个基础。“术业有专攻”。由于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组织得还不够科学,计划得还不够周到,缺乏定向的分支培养,毕业后工作上的需要与实际所学的有不少差距。这就需要每个人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去“盖楼”。因此,有的学科要大大充实,有的学科则要毫无留恋地舍去。没有那么一个脑袋,什么都精通。可以断定,这种考试,尽管分了专业,也达不到他们毕业时的水平。反之,刚毕业的学生却会觉得这些考题甚简。所以根本考不出什么水平来。
就这样,这些可怜的书生们,为了面皮好看——二十几年了,弄不到个工程师头衔,说不下去,就得硬着头皮去应试。四十多岁的人去抠书本,有的甚至是在他从事的工作中根本用不上的书本,真是浪费生命,误人前程。每年将有两千左右的人,忙碌于准备考试而无法专心于现在从事的事业。其他准备将来当工程师的人,也暗中留心于“基础理论”的考试准备。这笔账很值得一算。更何况我们又不是凭分录取,而是按我们内部说的,不是考试晋级,而是晋级考试,不是“择优录取”,而是政治部门和组织部门“酌情处理”。考试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图虚名,扯闲景,坑人深矣!
那些多年一直在基层踏踏实实从事技术工作的人,一次陪榜,两次陪榜,岂不灰寒工程技术人员之心,蹂躏知识分子灵魂吗!何况提拔科、处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又不见有什么考试和答辩,也没见有什么象样的论文拿出来。难道这些都合情合理吗?!若这样沿行,难免有些人一榜一榜地陪下去,最后落得个
“范进中举”的下场。
据说这次接受了前次考试的教训,又在科目的分类和专业性的考题上下了些功夫。不管怎样,我不认为这是工程师晋级的好途径。如舍此考试,而实行技术报告、论文、专题答辩等办法,效果则会更好。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现在也有答辩呀!你们可曾认真研究过现在的答辩和技术报告吗?一句话,那只是匆匆草草的过场。
粉碎“四人帮”之后,知识分子思想状况有了极大转变。他们是冷桌子热板凳苦熬过来的,他们不是张铁生,他们有二十几年的实践、经历,知道应该学什么,怎样学。想通过现行的考试制度,催促他们学习,名曰爱之,其实害之。如果真凭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令其拿出成果来,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拚命,还怕有填补不上的空白吗!还怕有混饭吃的“零卷工程师”吗!难道非得象家长对待小孩子那样,天天逼着他们演算术题、写生字吗!
也许有人以为这是小事。可是报上一登,轰动很大,就不光是鞍钢一家,恐怕影响全国了。请赶快收起这个有名无实的科考吧!
临书情切,语无伦次,尽说些真话,难推详情细理。如果有必要,可以发动一次讨论,令鞍钢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明明心迹,论其利弊,以达人心致平。
任万年
调查汇报
应任万年同志之邀,我们去了鞍钢,请已经晋级的、没有晋级的、准备今年参加考试的同志和一些厂矿的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开了几个座谈会。许多技术人员和基层干部不断到我们住处反映情况,证实任万年同志的来信内容完全属实。
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三月,鞍钢进行了工程师晋级考试,全公司有一千四百九十三人参加,晋升了八百八十一名工程师。
实行此种“晋级法”之后,在鞍钢知识分子队伍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参加座谈和来访的多数同志认为,工程师实行考试的方向是对的,它对调动技术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掌握基础理论是有利的。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是晋级的标准不明确。虽然是晋级考试,可是并没有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拔。一些人考试成绩很好,未予晋级;一些人考得不好,却被提拔了。据调查,考试及格没被晋级的四十四人,相反,基础理论或外语考零分被晋为工程师的有九十四人,总考分不及格被晋级的更多。既然考分在取决工程师晋级中关系不大,那么这种考试有何意义呢?
其次是考试的内容急需改进。许多人反映,学校里学的知识面较广,而实际工作用到的知识面是较窄的。那些“有用”的知识得到了充实,“无用”的东西因不用逐渐遗忘了。现在的考试,不是启发人提高有用的,探讨未知的。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些公式、定义也能背熟,但由于学非所用,不久就又忘了。一位去年晋级的工程师说:“去年的考试题,现在再让我答,我仍会发懵的。我们能单独负责某项工程,为什么还要去死记硬背那些条文呢?”还有,是结合本职业务考,还是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考?也值得商榷。这次考试请了几个院校的老师出题,根据书本象考学生一样。结果,毕业时间越长,工作越忙,任务越重的同志考得越差。而在平时的工作中,这些同志则是技术骨干。有的人工作长期专业不对口,却要写所学专业的论文或技术报告。有个技术员,学的是机械专业。从一九五五年起已经改行,按所用和所长,应考经济管理业务,晋为经济师。但他只能参加机械专业的考试,只能提拔为机械工程师。象这种有名无实的机械工程师又有何用?
再次是考试的方法有待完善。去年考试通知很晚。有些人今天还在现场指挥生产,明天就要应考。有的人出差在外,打电报叫回来应考。因为不参加考试不能晋级,考者只有硬着头皮进考场。公司干部处的一个同志说:
“只要你是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头天晚上好好休息,第二天就不难拿六十分。”其实在参加考试的人中,不及格的占百分之八十七点八。今年吸取去年的教训,几个月前就发了复习提纲。由于提纲是十几本书的目录,多数人看不过来,甚至有的人连教科书都没有,只好请一些大学教师把书中的要点、公式摘抄在黑板上,大家边记边背。目前,应考的人中年纪最轻的三十七八,最大的已经过了六十岁,不管是眼睛花的、头发白的,都起早贪黑地背,有的累得吐了血。
不少人不干活进行复习的时间很长。今年五月以来,好多人撇开了工作;有的单位干脆放假学习。鞍钢设计院有三百多人够晋级年限,基本上都去复习了,直接影响了工作。有些基层干部反映:当前,技术人员都在废寝忘食地学习,把工作都耽误了。我们心痛国家财产受到损失,但又同情他们的苦衷。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十几年来大批技术员没有晋级,现在这些人脑袋都秃了,别人问他们是否是工程师,他们只好耸耸肩膀红红脸。因此,许多该开的会都不开了,工作能往后推的就推了,该家访的也不家访了,免得给他们增添一些“额外负担”。
有的单位符合晋级年限的人少则三四十,多则四五百。因不能全部报考,采取了参加考试的人由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办法,造成了干部之间、群众之间的不团结。
不少同志在列举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许多改进和完善考试的办法。鞍钢干部处表示,要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妥善解决晋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