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让金华火腿来个大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04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让金华火腿来个大发展
金华火腿是浙江省的传统特产,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已经享有盛名了。
金华火腿皮色黄而且亮,肉红似火,酥松柔软,咸淡适口,香味浓郁,便于贮藏和携带,用来品茗、佐餐、进酒、鲜味无穷。江南一带群众用火腿包的粽子、加工的月饼,都具有特殊风味。六十多年前,金华火腿便获得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一等奖,以后又获得西湖博览会商品质量特别奖。从此,金华火腿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畅销品。
值得注意的是,金华火腿生产的发展并不快,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今年度金华专区生产的火腿仅为历史最高年份一九三一年的百分之五十六。
如何改变目前供不应求的被动局面?有关人士认为,如果能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金华火腿大幅度增产是完全可能的。
把金华猪的生产搞上去。金华猪的肉质细嫩,皮薄肉细,膘不过厚,是加工火腿的极好原料。前些年,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党的畜牧业政策不能落实等原因,金华猪的饲养量大幅度下降。为了尽快地增加金华猪的数量,国家有必要给金华猪饲养者更多的鼓励和扶持。
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抓好国营火腿加工厂(场)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集体的火腿加工业。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浦江等地的农民历来有制作火腿的习惯。如果采取措施,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金华火腿的生产增长速度一定会更快。
培养加工火腿的技术人才。加工金华火腿的工人要有熟练而灵巧的屠宰技术,要有丰富的腌制、发酵、凉晒经验。现有火腿加工厂的职工中,有独立加工能力的技术工人不到一半。有关部门可以在火腿生产的重点县,成立专门技术学校,或在一些农业中学增设火腿加工专业知识课,让学生掌握火腿加工的基本知识。新华社记者杨木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