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从吕梁山区建设谈农业指导思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08
第3版()
专栏:关于农业思想的讨论

从吕梁山区建设谈农业指导思想
中共山西省吕梁地委书记 王国英
报纸上开展的关于农业思想的讨论,对于我们直接领导农业生产的许多同志启发很大。要不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经济的农业观念,能不能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已经成为农业能否大发展、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在区、县、地区搞了几十年农业。过去,如果问我懂不懂农业,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懂,搞农业就是搞粮食嘛。可是,搞了几十年粮食,为什么老是搞不上去呢?现在回过头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深感那种农业即粮食的传统观念,已经大大妨碍了农业的发展。搞农业生产而不大懂得农业科学和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就不是真懂农业。
吕梁山区位于晋西黄土高原,一九三六年红军东征时,就在这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吕梁英雄儿女曾作出过很大贡献。但这些年来,农业发展很慢。吕梁专区现有十三个县,其中九个县在吕梁山上。这九个县的总面积为一万五千平方公里,山高坡陡,峁梁交错,沟壑纵横,地形破碎,覆被稀少,气候干旱,对粮食生产不利,却为林、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途。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本应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林业,逐步增加植被,改善土壤和气候条件,做到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心中想的只有粮,嘴上讲的净是粮,年年抓的也只是粮。这种单打一抓粮食的结果,是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截至一九七八年,全地区森林覆被率在百分之十以下,大片山地、沟坡看不到绿色。地面侵蚀情况十分严重,每年流失地面表土有一厘米厚,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一亿七千万吨,占流入黄河泥沙总量的百分之十以上。现有的耕地,亩产大部分只有一、二百斤,有的只有几十斤。社员人均口粮只有三百多斤,肉、蛋、食油微乎其微,每人每年分配平均不到四十元,还经常兑不了现。总的说来,光山秃岭、群众生活贫困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从这里可以看到,违背自然规律、片面强调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这种指导思想,本来是与当地的自然特点矛盾着,与群众的要求对立着的,然而却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就说明,我们许多领导农业生产的同志,头脑被小农经济传统、狭隘的农业观念所禁锢,不大懂也不重视科学,又不尊重群众的实践经验。这就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这里有两个对比材料很能说明问题。一个是离石县西崖底和义居两个大队的对比。这两个大队相距不远,自然条件相似。西崖底大队由于不重视自然规律,年年修拦河坝,每到雨季,一听到雷声,干部、群众便心惊肉跳,蹲在崖畔,眼睁睁地看着洪水把坝推了,把地冲了,多少年来粮食也搞不上去。义居大队则是根据实际情况,适应自然规律,采取筑顺水坝、缩河造田的办法,在一九七七、一九七八两年内,打坝一千三百米,变烂石滩为水浇田二百多亩,把原来的山坡地植上树并退耕还林一千多亩。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人均产粮由一九七六年的四百七十斤增加到一九七八年的九百五十斤,二年内增长一倍多。再一个是离石县王家沟和中阳县高家沟的对比。这是吕梁山上自然条件类似的两条支流小沟。离石县的王家沟,从农业合作化以来就被誉为治山治水的典型,但这里只强调工程措施,忽视生物措施,年复一年地在梯田、打坝上作文章,二十多年来国家投资上百万元,但收效不大。中阳县的高家沟,则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缓坡修粮田,陡坡种草、树,小沟拦泥坝,大沟建水库,上下兼顾,沟坡齐治。从一九七一年开始,在沟长十六公里、流域面积十三点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主要靠两个公社的力量,造林四千多亩,种草五百亩,打坝三十三条,建小水库三座,淤坝地七百多亩,坡上修梯田四千多亩,建提水高灌和喷灌站四处,建人畜吃水站四处。经过这样的全面综合治理,从一九七三年以来经历了几次大的暴雨,洪水都没有出沟,有效地保持了水土,促进了农、林、牧业的发展。
从类似这样的大量事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我们的农业指导思想,必须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符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统一的整体,我们指导农业的思想也必须把农、林、牧作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以主观意想代替客观规律。我们要用实践来检验、修改我们的方针。实践已经证明,那种单一经济的传统农业观念,“为了搞粮,其他扫光”的做法是错误的,必须彻底改变。各个不同的地区,以至一个地区内不同的县、社、队,具体的自然条件是不相同的,因而发展农业的具体方针也应当有所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趋利避害,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本着这样的认识,我们确定:在吕梁山区,必须按照本地特点和自然规律,认真调整农业内部的经济结构,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农、林、牧三结合,以林、牧为主,在切实抓好种植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因地制宜地逐步建立起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促进农、林、牧、副业全面稳定地发展。
这里有个林、牧业同种植业的关系,也是长远与当前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根据吕梁山区的地势、雨量、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变化规律,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应当把发展畜牧业和林业作为重点。有了强大的林、牧业,种植业才能比较稳定;畜牧业大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善人民的食品需要。所以,从发展前途着想,必须调整农业内部的经济结构。但为了使林、牧业得到广阔发展,又必须解决好当务之急的吃粮问题。这就要求调整要有步骤,有过程,统筹兼顾,计划安排,正确处理好抓长远促当前与抓当前保长远的辩证关系。吃粮的问题,就一个地区来说,应当由自己解决。否则,不说全靠国家供应,就是每人每年供应一百五十斤粮,吕梁山区一百四十万人口,就需要两亿一千万斤,单拿运输来说,要一百辆大卡车运送三百天,才能从晋中平川运到山上各公社。这显然是不可能也不应该的。解决吃粮问题,当然不能走广种薄收、榨取地力的老路,而主要是靠科学种田、培养地力、提高单产的办法。根据这里一些地方的经验,只要经过努力,吃粮问题是可以由县或公社采取余缺调剂的办法实现自给的。应在这个前提下,根据各社、队的具体条件,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为了积极改变现有生产条件,逐步调整农业的经济结构,我们的措施是:对山区九个县的十条较大河川,采取上游治坡治山、打坝拦泥、修建水库,下游治河治滩、缩河筑坝、冲淤造田的办法。这样,亩产八百斤到千斤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可发展到五六十万亩。河川两岸的缓坡加以整修,筑水池,亩产四五百斤的喷灌田可发展到一百万亩。再将大小支、毛沟加以综合治理,可拦洪淤造二十多万亩抗旱保墒、亩产三四百斤的沟坝田。还有六七十万亩耐旱养墒的背阴地,应培养地力,加以提高。这四宗粮田共二百五十万亩,精心种好,可产十亿至十二亿斤粮食,人均七百斤到八百斤,便可解决口粮和饲料问题。经过五年或八年能做到这一步,就可将二百多万亩耕地还林、还牧,或发展经济作物。这样,草地可发展到三百万亩,林木七百万亩。那时,不仅粮可翻一番,而且牛可发展到二十万头,猪一百万头,羊二百万只。人均肉食可达一百斤左右,除供应市场外,每人每年平均肉食五六十斤,群众生活将有较大改善。
为实现上述规划,要抓好几个环节:一、治山治水必须坚持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避免顾上不顾下、治沟不治坡和单抓工程忽视生物措施的历史教训。二、抓好种草,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牛羊兔的养殖。三、植树造林要讲科学,重实效,尊重自然规律。如按照地形、土壤、气候、阳光、水分等不同条件,黄河沿岸高温少雨区,可发展红枣树;三川河两岸等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宜栽种各种鲜果树;海拔八百米至一千米的峁梁坡岭,宜种刺槐;千米以上的高山峻岭,可营造松柏和柞椴,等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