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贝京日子难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09
第6版()
专栏:埃及通讯

贝京日子难过
本报记者 邢象超 林皎明
贝京政府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恢复巴勒斯坦民族权利的呼声日益高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得到各国广泛的支持和同情。美国国内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几个月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安德鲁·扬秘密会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前不久,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康纳利指出,以色列必须停止对约旦河西岸的吞并,放弃一九六七年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作为总统候选人,这样明确地提出问题,在美国近三十年来,恐怕是少有的。最近,美国政府中的决策人物布热津斯基在阿尔及尔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代表据说“握了手”。这反映出当前美国一部分政治动向和舆论动向:从整个中东政策说,美国需要以色列,但是,必须促使以色列当局的某些政策为适应中东形势的变化做出调整。
来自国外的冲击接二连三,以色列国内也是风波迭起。一周内,外长达扬辞职,财政部长调任。接着,以色列最高法院受理了居住在西岸地区的十七名巴勒斯坦人的控告,判决撤销埃隆莫雷赫定居点。最近,前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回忆录里,又披露了当年在特拉维夫附近两个城市驱逐五万名巴勒斯坦人的内幕。一时间,贝京大有穷于应付之势。
达扬宣称:“贝京要吞并西岸”,这是他辞职的原因。然而,从达扬最近一次谈话,人们发现,这位将军对西岸和加沙问题的主张,并不开明。他说:“以色列将在这些地区保持部队,用来保卫自己,而不用来干预巴勒斯坦人生活。我们有权在我们选定的地方定居,只要那里既不是共有土地,也不需购买私人土地。”这同贝京当前的作法和主张并无本质不同,达扬同贝京之间的分歧是策略性的。贝京做得过于僵硬,在外交上陷于孤立和被动。这可能是达扬不得不引退的真正原因。
达扬辞职以后,以色列议会反对党提出不信任案,虽然遭到否决,但是票数相差有限。农业部长沙龙说:“假如从占领区撤销移民点,我将不能留在政府内。”他要求通过大规模建筑定居点的计划。一些死硬派的组织,也正在酝酿扩大定居点的运动。这些活动,当然是对贝京的支持。贝京表示,他将加速进行在西岸建立六个新定居点的计划。十一月五日,贝京政府又宣布,为了军事训练需要,在西岸耶宁附近农业区圈定了一万七千英亩土地。居民无当局发的特别通行证,不得随意进出。看来,贝京是要继续在这条死胡同里走下去。
贝京内阁危机,不仅在政治上内外交困,经济上也困难重重。以色列的严重经济问题,本来就是陈年痼疾。两年前贝京提出的所谓经济改革计划已经完全破产。贝京曾许愿,要依靠自己力量稳定和发展经济。但是,以色列外债有增无已。据埃及《金字塔报》报道,以色列今年接受美国援助十八亿美元,到一九八○年将需要三十四亿五千万美元。国际支付能力不断下降。通货膨胀严重。由于生产萎缩,以色列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依靠进口。
经济困难的严重恶果,最后统统落到以色列劳动人民头上。几个月来,以色列发生了几次万人以上的示威游行,要求和平,反对涨价。这是以色列人民对贝京政府内外政策的抗议。
贝京政府面临的严重政治经济危机,是以色列多年来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现在,贝京政府还想用扩大定居点等办法来转移人民的视线,掩盖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困难处境,这在国内行不通,在国外也不会得到任何支持。
目前,不少人在为贝京政府算命,看它到底能维持多久。人们预言,贝京政府的垮台,只是时间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