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琉璃河水泥厂是怎样通过戏剧推动生产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6-02
第2版()
专栏:

  琉璃河水泥厂是怎样通过戏剧推动生产的?
刘家珍
琉璃河水泥厂和其他的工厂一样,工友们都热狂地参加了各种文艺活动。他们扭秧歌,演街头剧,唱解放歌曲。看了文工团演的赤叶河,就演赤叶河;看了白毛女,就演白毛女;以后又演出了东北的工人剧“立功”。这些戏,对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帮助工人了解共产党的政策,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他们知道要使戏剧工作直接为生产服务,必须紧密地配合工厂中的实际情况,演本厂工人自己的事迹。
工友们对自己厂子是十分熟悉的,题材很多,大家研究的结果,同意先把“献刀”故事编成戏剧。事情是这样的:琉璃河水泥厂一共有四座大磨,第二号生料磨的牙轮在解放前就坏了,使产量减少了四分之一以上。厂方号召工友修理机器,恢复生产。但要修生料磨,没有金刚刀。工友们都干着急。有位名叫李锡民的工友忽然记起,还是在日寇侵占北京的时候,有一把金刚刀的刀头折断了,掉在油坑里。那个时候,工友们愤恨日寇的残暴,谁还去管油坑里的刀头!现在,要修理自己的机器了,李锡民把那把染满油泥的刀头找了出来。但金刚刀的刀头不顶用,牙轮只修理了一半,就又停了工。这时,一位名叫葛明的工友竟拿出一把金刚刀来,献给工厂。这把刀是当年他在日本人喝醉了酒时,要去藏起来的。很快,牙轮修好,停工很久的二号生料磨又转动起来了。
“献刀”演出后,工友们掀起了献工具的高潮,生产情绪也提高了。工友李明把在敌伪时代藏下的三个钻头献给工厂了。王朝臣、王雅田献出了铅铁板。献铁滚的,献钢珠的,接二连三。被表扬了的葛明,更积极地进行生产。这些情形鼓舞了该厂领导干部剧团的团员们。以后他们又演出了自己编写的“新家庭”、“风泵”等戏。剧团团员也由开始的七人扩展到七十多人。参加剧团的工友,不但没有妨碍生产,而且生产起来更积极起劲。因为大家都想争取自己能被编进戏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