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打破干部“铁饭碗”思想,厂长同工厂共负盈亏 余江轻工局同厂长签订奖赔合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18
第1版()
专栏:

打破干部“铁饭碗”思想,厂长同工厂共负盈亏
余江轻工局同厂长签订奖赔合同
新华社南昌十一月十五日电 江西余江县轻工业局从今年四月开始,试行同所属十四个集体所有制手工业企业的正副厂长签订奖赔合同,让拿固定工资的厂长同工厂“共负盈亏”。半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新办法很好,打破了厂长们的“铁饭碗”思想,使企业生产大有起色。
与厂长签订奖赔合同,是余江县轻工业局大胆探索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新尝试。奖赔合同规定:在一年内,企业按照上级规定的任务,全面完成产品产量、质量、品种、产值和上交县轻工业局的利润计划以后,由县局奖给厂长相当于本人全年工资的百分之二十的奖金;反之,厂长要拿出相当于本人年工资的百分之十作为罚款。与此同时,局领导把履行合同的好坏作为对厂长考核的一条重要标准。
一纸奖赔合同,搞活了十四个企业。签订合同以后的六个多月来,这十四个企业还是原来同样的设备,同样的职工,生产却比以前搞得兴旺多了。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了四十多种,产品质量显著上升,成本下降,产品无积压,银行无欠款。其中十个工厂由原来的“吃不饱”变为“吃不了”。盈利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三十多;有四个厂已提前三个月完成了全年上交给县局的利润计划,现在已经开始为明年做“大生意”作准备了。
为什么一张奖赔合同,能收到这样显著的效果呢?关键在于把企业经营的好坏,同企业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了,把干部的个人所得同企业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相联系,开始打破干部的“铁饭碗”思想。
余江县轻工业局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干部,大多数是由工人提拔起来的,都有比较丰富的领导生产的实践经验。但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些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干部基本上都改成了固定工资制。从此,在自负盈亏的企业里,干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照样拿工资,赏罚不明。许多人渐渐养成了“六等待”的经营作风,即计划等下达,产品等定型,材料等分配,销售等调拨,欠债等贷款,亏损等扶助,丢掉了集体所有制企业灵活经营的特长。特别是今年以来,不少企业产品由原来的统销包销改为以销定产,这种“六等待”作风更加显得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有了奖赔合同,使这些企业干部的责任感明显增强,积极性也来了。不少厂长反映说,订了合同,再不搞好经营,经济上要负责任,政治上也不光彩。谁愿在“四化”中当赔钱的厂长、受罚的干部呢!因此,人人动脑筋,想办法,争上游,“六等待”变成了“六主动”:根据社会需要,主动更换品种,主动设法提高产品质量,主动寻找订货,主动推销产品,主动开辟材料来源,主动搞好企业管理。余江县千斤顶厂生产的千斤顶质量不坏,但因为市场需要量已经饱和,几乎陷于停产。厂领导干部于是四出了解社会需要,主动设计生产了市场上短缺的液压拉力器、多节千斤顶手柄、钢筋切断机、脚踏打气筒等新产品,保证了生产持续发展。
余江县工艺雕刻厂主要生产出口产品,但今年外贸部门给他们的订货还不够三个月的“口粮”。为解决任务不足问题,厂长亲自带队,九次到上海、广州等地,通过外贸部门找外商当面洽谈业务。现在这个厂接到的出口产品订货,已超过原计划的一倍以上。
县灯泡厂过去生产的灯泡质量差,在市场上削价出售都没有人买。签订合同后,厂长带头狠抓质量,带领全厂职工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使灯泡使用寿命延长了十倍,现在已经供不应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