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认真做好离休、退休老干部的安置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18
第3版()
专栏:

认真做好离休、退休老干部的安置工作
本报评论员
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积极主动地关心离休老干部,在政治上、生活上都作了妥善安排。这是完全必要的和正确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尊重、关怀老干部的优良传统。宣武区委的经验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省市以上固然有一批老干部要离休、退休,而更多的要离休、退休的老干部是在地县和基层组织。因此,各级党委、特别是地县和基层党委都应当参照宣武区委的经验,把这个问题当作干部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把它做好。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培养了大批干部。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地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对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宝贵的贡献。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们又为党为人民立了新功。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横眉冷对,敢于斗争,遭到残酷迫害,表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气节和品质,令人钦佩。俗话说,饮水不忘挖井人。对于这样一大批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流过汗、流过血的有功之臣,当他们年老体弱或因病不能继续工作的时候,党和人民有责任安排好他们离休、退休,满腔热情地积极主动地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妥善地解决他们的各种实际困难,使他们各得其所,安度晚年。
我们的老干部,受党几十年的教育,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锻炼,有很高的政治觉悟。粉碎“四人帮”以后,党对林彪、“四人帮”制造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昭雪,推倒了强加在老干部头上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老干部焕发了青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决心在党的领导下,以有生之年,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多作贡献。但是,有不少同志,由于年老体弱,力不从心,实在坚持不了正常的工作,要求担任顾问或者离休、退休,让年富力强的同志接替自己的工作。离休、退休后,他们并没有去享清福,而仍然主动地争取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有的编写革命回忆录;有的到下面去做调查研究,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为领导机关出谋献策;有的找人谈话,做思想工作,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热情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至于有极少数老干部不愿意离休、退休,主要是因为有些党政组织不够重视老干部离休、退休的安置,没有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致使这些老干部担心在离休、退休后,政治上没人关心,生活上无人过问。有关的领导机关应当迅速检查纠正这种现象,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好。
我们党成立已有五十八年了,人民军队建军也有五十二年了,由于自然规律的作用,到了离休、退休年龄的老干部,不论在军队或地方都必然越来越多。因此,在中央和省市尤其是在地县以下,妥善安置离休、退休的老干部的工作是大量的,有着很重要的政治意义。在社会上要造成尊重老干部的风气,并且认真按照党的政策,切实做好这一工作,才有可能把大批经过考验而又年富力强的优秀中青年干部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让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这是老干部的光荣职责。这十分有利于我们党带领千百万群众去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大业。
要把安置离休、退休老干部的工作做好,关键在于各级党委的重视。北京市宣武区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各级党委都要象宣武区委那样,不是口头上而是实际上重视安置离休、退休老干部,把它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好。首先要教育干部充分认识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政治意义,同时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建立必要的制度。要确定一名主要领导同志分管这项工作,要在组织部门设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或者设置兼职人员主管这项工作。要组织离休、退休老干部看文件,听报告,参加必要的会议和节日活动;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离休、退休老干部党支部,让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要就地组织他们参观、访问,在春节等节日期间,领导干部应当去看望他们,并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座谈会,征求他们的意见,等等。所有这些制度和规定,都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使之逐步完善,长期坚持下去。
妥善安置离休、退休老干部,这是当前和今后组织工作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已经是到了把它提到重要日程上来的时候了。我们相信,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落实、工作上定期检查督促,这个工作一定能够做得很好,既使离休、退休的老干部心情舒畅,又能鼓舞他们的家属和广大在职干部信心百倍地为党工作,一心一意地奔向四化这个大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