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优秀共产党员、著名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和作家、诗人 冯雪峰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 叶剑英邓小平陈云宋庆龄邓颖超周建人王震胡耀邦宋任穷王首道茅盾胡愈之等送花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18
第3版()
专栏:

优秀共产党员、著名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和作家、诗人
冯雪峰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
叶剑英邓小平陈云宋庆龄邓颖超周建人王震胡耀邦宋任穷王首道茅盾胡愈之等送花圈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十七日电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和作家、诗人冯雪峰同志的追悼会,今天上午在北京西苑饭店大礼堂举行。
冯雪峰同志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任党组书记、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任社长。他长期从事党的文艺工作,对发展我国革命文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冯雪峰同志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于一九七六年一月三十一日不幸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叶剑英、邓小平、陈云、宋庆龄、邓颖超、周建人、王震、胡耀邦、宋任穷、王首道、茅盾、胡愈之等送了花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文化部、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全国文联、中国作家协会、总政治部文化部、中共上海市委、中共浙江省委、中共浙江省义乌县委也送了花圈。
王震、胡耀邦、宋任穷、王昆仑以及周扬、邓力群、冯文彬、巴金、叶圣陶、丁玲、欧阳山、谢冰心、艾青、周巍峙、贺敬之、周海婴、杨秀峰、沈兹九、陈翰伯、严文井、韦君宜等参加了追悼会。参加追悼会的还有冯雪峰同志的生前友好及全国文学艺术界的知名人士一千多人。在追悼会前,王震、胡耀邦、周扬等同志接见了冯雪峰同志的子女,并对他们表示亲切慰问。追悼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胡愈之主持,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朱穆之致悼词。
悼词说,冯雪峰同志是浙江义乌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三一年起,先后担任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瑞金中央党校副校长。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随后,他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以后,在红军大学和党校工作。一九三六年由中共中央派往上海,后任上海中共办事处副主任。一九三九年任中央东南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冯雪峰同志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文艺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鲁迅著作编刊社社长等职。
悼词说,冯雪峰同志一生主要致力于党的文艺事业。早在一九二六年他就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介绍与传播工作,他早期从事于新诗创作,后来写了一系列文艺论文、杂文和寓言。解放后,他根据亲身经历写了著名的电影文学剧本《上饶集中营》和反映伟大长征的长篇小说,后来又写了历史小说《太平天国》,但因遭到“四人帮”的迫害而终未完成。
悼词说,冯雪峰同志在从事革命文学活动中,既是鲁迅的忠诚学生,又是他的战友。特别是在鲁迅逝世前最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冯雪峰同志接受党中央的委派,从陕北回到上海,传达了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后,使鲁迅加深了对党中央、对毛泽东同志的敬仰和信赖。鲁迅逝世后,他写了不少有关鲁迅的重要著作。解放后,他又长期主持《鲁迅全集》的注释出版工作。冯雪峰同志在学习和宣传鲁迅,维护并捍卫作为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的光辉旗帜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悼词说,一九五八年初,冯雪峰同志曾被错划为右派。今年四月,经组织批准,已经改正了这一错案,恢复了他的党籍和政治名誉。
悼词说,冯雪峰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对党的事业,他忠心耿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忘我。他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政策,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为人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作风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他的逝世是党的文艺事业的重大损失。(附图片)
冯雪峰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