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泰晤士报》的风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18
第6版()
专栏:

《泰晤士报》的风波
周仲贤
有着一百九十四年历史的英国《泰晤士报》,从去年十一月三十日发行了第六万零四百七十二号之后,停刊将近一年。与它同时停刊的,还有它的姊妹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以及其它三个有关刊物。
《泰晤士报》停刊消息传出后,英国朝野为之震惊。当天,英国下院为此进行三个小时的紧急辩论,认为《泰晤士报》停刊是一个“悲剧”。
《泰晤士报》停刊原因何在?原来是因资方与工会之间未能就技术问题即采用新的电子计算机排字达成协议。资方决定引进新技术,将使大量工人被裁减。工人表示强烈反对并决定罢工。《泰晤士报》共有四千八百名工作人员,分属五十多个工会。这次是不少工会联合罢工。于是,《泰晤士报》只好关门。《泰晤士报》因决定引进新的印刷技术而发生的劳资纠纷和经营危机,反映了英国社会矛盾的一个侧面。
据报道,《泰晤士报》的停刊,给资方造成的损失每月达数百万美元。今年四月,资方曾打算踢开工人出版周刊,在海外印刷和发行,但因遭到工会的强烈反对而未成。
《泰晤士报》创刊于一七八五年,原名《世鉴日报》,一七八八年改名《泰晤士报》。它向以历史悠久、消息“灵通”、“权威”闻名于世,在英国国内,更是享有一定的声望,被视为政治家们必读的报纸。它宣称自己是“独立”、“客观地报道事实”。实际上,人们把它看作英国政府的喉舌,在国内外重大问题上,它基本上是反映英国官方的意图。
《泰晤士报》通常每天发行三十万份。与此相反,英国其它全国性日报的销数都很大:
《每日快报》二百四十万份,《每日镜报》三百八十万份,《太阳报》三百九十万份。
《泰晤士报》自停刊以来,已损失约六千五百五十万美元。劳资双方经过近十一个月讨价还价的谈判,最近才达成协议,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纠纷。十一月十二日,《泰晤士报》重新在伦敦街头出现,当天的发行量为四十万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