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大力提高木材利用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20
第1版()
专栏:短评

大力提高木材利用率
我国森林覆被率低,木材资源较少,长期以来木材供应一直都很紧张,成为国民经济中的短线。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木材的供需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这一问题应该引起各级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视。
解决木材短缺问题,能不能依靠扩大采伐量,大幅度地增加木材生产?这是不切实际的。由于许多林区存在着重采轻造、多采少造,甚至只采不造的倾向,全国采伐迹地更新欠帐已达一千二百多万亩,给林业发展和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后果。人们常说:“十年树木”,实际上很多树种的生长时间还要更长一些。因此,在最近几年内,木材生产只能从保护森林资源出发,实行合理采伐,适量采伐,不可能有大幅度的增长。
有的同志提出,是否可以从国外进口一部分木材?根据我们的需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当然可以考虑,但这只能是少量的。我们这样大的国家,每年都需要大量木材,决不能把着眼点放在进口上。
那么,出路何在呢?一个最现实,也是最经济的办法,是千方百计提高木材利用率。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木材供应十分紧张,另一方面浪费木材的现象又十分严重。全国木材的直接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综合利用率也很低,加工剩余物大部分没有利用。据粗略统计,除坑木、桩木、电柱等可以直接使用原木以外,我们全年需要加工的原木约二千万立方米。对这部分加工的原木,如直接利用率由百分之五十提高到百分之七十,就等于增加四百万立方米木材资源,可以满足建造一亿平方米民用住宅的需要。如把加工剩余物以及林区的采伐剩余物充分利用起来,那就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我国木材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木分散加工,不能因材使用,不能综合利用加工剩余物,并且造成设备能力、运力和人力的巨大浪费。如成都市所属企业每年需要加工的原木八万立方米左右,分散在市属局、区、县十六个部门的四十七个单位自行加工,木材直接利用率只有百分之四十八,综合利用率只有百分之六十。杭州市的情况原来同成都市差不多,但他们十多年来先后经过三次调整改革,逐步形成了由市木材公司统一经营,统一加工,统一供应成材、半成品、成品,开展综合利用的管理体制,情况就完全变了。现在,杭州市木材的直接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二,综合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实践证明,要进一步提高木材利用率,就要象杭州市那样,走统一经营,统一加工,统一供应成材、半成品、成品的道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