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更 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21
第2版()
专栏:

更 正
本报十一月十六日二版发表《人民群众对物价动向十分关切》一文,因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对有的事实没有向有关单位核对,以致发生差错。文中提到“最近北京市物价局检查了在地安门商场展销的北京跃进棉织厂生产的三种色织的确良布,这三种新产品与原来市场流通的同类产品差别不大,但价格相差很大。……”据后来了解,地安门商场展销的色织的确良布,不是北京跃进棉织厂生产的;文中提到“海淀公社食品厂生产的七种面包,其中奶油、黄油、蛋奶三种用奶、蛋做原料的面包,每个上调一至二分钱,这是合情合理的;而小营养、桔子、小蜜蜂、大果子等四种面包,既不用奶,又不用动物油,与这次调价无关,每个也分别上调了一分钱。这显然是在调价中混水摸鱼。”后来了解,该厂生产的小营养等四种面包的配料中,分别有蛋或奶,因此在这次调价中,适当提高价格是合理的。而且这些产品的调价经过了有关方面的批准。批评该厂在调价中“混水摸鱼”,显然是错了。仅在此向有关部门表示歉意,今后我们一定记取教训,端正工作作风,尽量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