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寓教于乐——评喜剧影片《她俩和他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21
第6版()
专栏:影评

寓教于乐
——评喜剧影片《她俩和他俩》
郦苏元
喜剧影片《她俩和他俩》,以清新明快、抒情幽默的笔调,侧面反映了我国人民实现四化的生活图景。
引人发笑,是喜剧艺术的基本特征。然而,这种喜剧效果不是靠几个小噱头所能奏效的,而是产生于独特的喜剧情境。影片《她俩和他俩》,在构成这种不寻常的情境时,大胆借助了误会法。一对孪生姐妹和一对孪生兄弟,工作、生活和爱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由于容貌相似,不仅别人常常分辨不清,就连他们自己有时也难免阴差阳错,于是出现了搞错对象、训错女婿、认错媳妇、夸错病友……一个接一个的误会,把人们一步步带进人物活动的规定情境之中,引起一阵阵笑声。正是这些误会,不断推动喜剧情节的发展,逐步揭示人物性格。人物的偶然际遇往往是误会发生的机缘,而误会又正是这种际遇意想不到的发展。公园相亲这场戏中,大林正好在小林去买汽水时来找圆圆,手里又恰巧拿着两瓶汽水,圆圆自然会把他当成小林。更巧的是,大林一开口,说的话竟和小林刚背过的台词一模一样!大林越显得真心诚意,圆圆就越是以为小林在演戏,错上加错,巧中见巧。
必须指出,误会、巧合是偶然性的东西。只有把它们作为社会生活矛盾和斗争的表现形式之一,揭示出这种偶然性中的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才是有意义的。影片《她俩和他俩》,通过两对双胞胎之间的误会、巧合,真实地、生动地反映了新长征途中先进和后进思想的矛盾和冲突,用笑的形式,向青年人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工作、生活和爱情,使人们在笑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这样的误会、巧合,正是喜剧艺术所必不可少的。
强烈的喜剧效果,当然还应当主要在于喜剧人物的性格显露。以夸张的手法,突出和强调人物性格上的失重和人物与环境间的失调,是展示喜剧性格的重要方法。小林和圆圆是转变中的人物,缺乏生活理想,随大流,混日子,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林彪、“四人帮”对一些青年人的毒害。但是,他们是生活在今天亿万人民为实现四化而进行新长征的时代。这种时代精神,在大林、方方等正面人物身上得到了形象体现。影片还大量采用实景和外景拍摄,着意渲染了一种春光正好、奋然向上的革命激情。小林和圆圆的思想面貌与这个环境是不相适应的。影片正是让他们在这种不协调之中不断自我暴露,用笑来对他们身上的弱点进行善意的嘲笑和批评。他们的喜剧性格,是通过初次见面、公园相亲、买布、失约等一系列情节,得到逐步展现的。这一系列行动,是符合人物性格和当时心理状态的。
喜剧电影应当是喜剧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完美结合,既要发挥喜剧的特点,又要充分运用电影的表现手段,渲染喜剧气氛。在这方面,《她俩和他俩》作了一些努力。在舞台上,要同时出现一人饰演两个角色,是不可思议的,而这部影片运用特技,把这样富有喜剧色彩的画面呈现于银幕上,效果还是不错的。小林和母亲买布,挑过来选过去,老拿不定主意,影片通过停机再拍的技巧,表现布匹一一从架子上不翼而飞,用一种既尖锐又诙谐的笔调,批评了他们的落后意识。这些特技的运用,对刻划喜剧性格,都起了较好的作用。
《她俩和他俩》是一部不错的喜剧影片,但同时也使人感到喜剧味道还不够浓。特别是影片后半部,一再重复使用类似的误会法,没有挖掘出更多的喜剧因素,加之说教成分过多,大大削弱了艺术感染力。大林和方方这两个形象,有些刻板,表演也略显拘谨,他们一出场便有些冲淡喜剧气氛。这涉及到社会主义喜剧正面人物如何喜剧化的问题,还有待今后努力探讨,不断实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